第9章 沉默的“心脏”

作品:《我,博士,地下室出道

    虽然他设计的第一个合金配方,在甩带后得到的依然是晶态的“废品”,但他已经不再气馁。他知道,科研本就是一扬与失败为伴的漫长旅程。


    他开始享受这种“高级厨子”的生活。每天,他都会像一个期待解谜的侦探一样,来到地下室,设计两到三个新的合金配方,然后像一个虔诚的炼金术士,将它们在电弧炉中熔炼、淬炼,最后通过X射线衍射(XRD)来检验它们的“成色”。


    XRD图谱,成了他每天最期待的“开奖结果”。那上面平滑的、如同小山包一样的“馒头峰”,代表着他成功得到了非晶;而那些尖锐的、如同心电图一样的“衍射峰”,则无情地宣告着他的又一次失败。


    尽管失败是主旋律,但林浩乐在其中。他把每一次的“开奖结果”都贴在实验记录本上,旁边详细地标注着配方、工艺参数和自己的分析。他感觉自己就像在玩一个极其硬核的养成游戏,虽然主角(非晶合金)还没培养出来,但自己的熟练度和经验值,正在飞速上涨。


    陈默对他的这种转变,看在眼里,但什么都没说。他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导师,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或是在白板前推演,或是在电脑前编程。他只会在林浩主动拿着实验记录本去请教时,才会停下来,花上十几分钟,指出他设计思路上的问题,或者建议他尝试一些新的元素组合。


    他们的交流,高效、纯粹,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,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默契。


    就在林浩以为日子会这样平静地、在一次次“开奖”与“重来”中度过时,一扬突如其来的意外,打破了这份宁静。


    那天下午,林浩正在进行当天的第三次熔炼。他熟练地抽好真空,洗好炉,准备开始点火。然而,当他按下电弧启动按钮时,只听到“啪”的一声轻响,那道本应在炉膛内亮起的、刺眼的闪电,却并未出现。


    他试着重启电源,再次启动,结果依旧。


    “老师,炉子……好像点不着火了。”林浩向正在不远处看书的陈默报告。


    陈默闻言,放下手中的书,走了过来。他检查了一下电源,又看了一眼控制面板上的各项参数,眉头微微皱起。


    “高压点火模块可能出问题了。”他做出了初步判断。


    他打开设备侧面的检修盖,里面是密密麻麻的、复杂的电路板和各种元器件。他用万用表测量了几个关键节点的电压,脸色变得有些凝重。


    “是高压包烧了。”陈默得出了最终结论。


    “那……那怎么办?”林浩有些慌了。这台电弧炉是他们实验室的“心脏”,它一罢工,所有的实验都得停摆。


    “我先给厂家打电话问问。”陈默拿出手机,找到了售后服务的电话。


    电话沟通的结果,很不乐观。这台电弧炉是十几年前的老型号,厂家早已停产,配套的备件也早就没了。售后的工程师倒是很热情,表示可以派人上门检修,但出差费、检修费加起来,至少要五位数,而且还不一定能修好,因为很可能需要定制配件,周期至少一个月以上。


    挂掉电话,陈默的脸色阴沉得像暴雨前的天空。


    一个月,对于瞬息万变的科研来说,太漫长了。而那笔高昂的维修费,对于他们这个经费本就捉襟见肘的“地下室”团队来说,更是天方夜谭。李瑞阳是绝不可能为他这台“老古董”批这笔钱的。


    “我去找学院的设备处报修试试。”陈默没有放弃,又立刻给设备处打了电话。


    设备处的答复更干脆:按照流程,先填报修单,然后排队等着,老师傅们手里的单子都排到下个月了。而且这种核心部件的损坏,他们也只能联系厂家,最终还是会回到刚才那个死循环。


    所有的路,似乎都堵死了。


    陈默一言不发地站在那台沉默的“心脏”前,背影里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感。那是林浩第一次,在他这位无所不能的导师身上,看到了一丝挫败。


    实验室的气氛,压抑到了冰点。


    林浩看着那台罢工的炉子,又看了看一筹莫展的陈默,心里也跟着焦急起来。他虽然不懂电路,但他从小就对这些机械、电子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。小时候,他没少因为拆家里的收音机、遥控器而被他爸揍。


    他绕着电弧炉走了一圈,像一头寻找猎物破绽的狼。他盯着那个被陈默判断为“烧毁”的高压包,那是一个用环氧树脂封得严严实实的黑色方块,上面连接着几根粗壮的电线。


    “老师,”林浩犹豫地开口,“我……我能拆开看看吗?”


    陈默转过头,有些惊讶地看着他:“你懂这个?”


    “不太懂,”林浩老实地挠了挠头,“但我小时候喜欢拆东西。我爸说,我这双手,不拿去修拖拉机都可惜了。”


    在这种绝望的时刻,林浩这句半开玩笑的话,让凝重的气氛稍微松动了一点。


    陈默看着他,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。他沉默了几秒,似乎在权衡利弊。让一个学生去拆一台价值几十万的精密设备的核心部件,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风险。但眼下,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。


    “注意安全,先断掉总闸。”最终,陈默做出了决定。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了一套螺丝刀和烙铁,递给了林浩,“拆吧。死马,当活马医了。”


    林浩接过工具,深吸一口气。他知道,这或许是他唯一能为这个实验室,为这位他由衷敬佩的导师,做点什么的机会。


    他小心翼翼地切断了总电源,然后用螺丝刀,开始拆解那台沉默的“心脏”。他的动作,专注而又认真,像一个即将进行一台高难度外科手术的医生。而陈默,就站在他身后,双手抱在胸前,静静地看着,像一个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年轻医生身上的病人家属。


    地下室里,只剩下螺丝刀拧动金属的“咔哒”声,和林浩那有些粗重的呼吸声。一扬由“菜鸟”主刀的“心脏搭桥”手术,就此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