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招揽赵云1
作品:《三国之家父吕布》 浓重的血腥味萦绕不散,正午的光线也暗淡了几分。
周遭死寂,连鸟鸣都消失了,只有风吹过染血枝叶的轻微呜咽。
“现在,只剩你我二人了。”
赵云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,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,仿佛周围的空气都沉重起来。
“说吧,寻我何事?赵某可不记得有你这样一位‘亲戚’。”
他特意在“亲戚”二字上加重了语气,充满了不信任。
紧接着,他的目光陡然锐利如刀锋,直刺我的眼底。
“还有,你是如何得知我的名讳?你究竟是何人?意欲何为?”
最后三个字,字字如铁,带着逼问的力道。
那杆横在马鞍上的亮银枪,枪尖的寒光仿佛直抵我的咽喉。
冷汗瞬间从我的额角、脊背渗出,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全身。
他刚刚如杀鸡宰牛一般的冷酷无情,土匪们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仿佛还我脑海里回荡。
但我心底那股穿越千年时空、孤注一掷的执念,却在疯狂地咆哮嘶吼!
不能慌!
不能露怯!
这是唯一的机会!
成败在此一举!
我猛地抬起头,脸上沾染的血污和草屑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狼狈,眼神却竭力保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坦诚与决绝:
“对…对不起!子龙!我…我骗了你!”
“哦?”
赵云眉峰微挑,眼神没有丝毫波动,仿佛早已料到。
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我,声音平静得可怕,却蕴含着风暴。
“那便——从实道来!”
“我并非寻亲,”
我迎着他冰冷的目光,一字一句,清晰地说道,
“实为寻人而来。”
“寻人?”
赵云眉头微蹙,这个答案显然出乎他的意料,那锐利的眼神中掠过一丝极淡的疑惑。
“寻何人?”
我深深吸了一口气,那带着浓烈血腥味的空气涌入肺腑,仿佛点燃了胸腔里压抑已久的火焰。
所有的紧张、不安、彷徨,连同那跨越千年的执念与先知般的重负,在胸中激烈地碰撞、燃烧!
最终,化作一句凝聚了全部勇气与决心的低吼,掷地有声,清晰地回荡在这片死寂的林间:
“寻一位身怀绝世武艺,心藏济世安民之志,却困于浅滩,不得其时的——真龙!”
“嗡——!”
空气仿佛被瞬间抽空,凝固成了坚冰!
赵云那双锐利如鹰隼、深邃如寒潭的眼眸,瞳孔骤然收缩!
那目光不再是审视,而是化作了实质的、冰冷刺骨的锋芒,死死地钉在我身上,仿佛要将我的灵魂都洞穿、冻结!
一股无形的、令人窒息的杀意,如同潮汐般以他为中心,无声地弥漫开来,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。
那横在马鞍面前的银枪,枪尖似乎也感应到了主人的心绪,微微低吟,寒光更盛。
时间仿佛停滞了。
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。
“那人……”
赵云的声音响起,低沉得如同从九幽地府传来,每一个字都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硬,
“姓甚名谁?”
我强顶着那几乎要将我碾碎的压力,直视着他那双蕴藏着风暴的眼睛,声音因极致的紧张而干涩嘶哑,却异常清晰:
“那人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!”
“呵……”
一声短促而冰冷的轻笑,突兀地从赵云紧抿的唇边溢出,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,只有浓浓的嘲讽和刺骨的寒意。
“‘真龙’?”
他重复着这两个字,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雷霆般的震怒与凛冽的杀机。
“此等大逆不道、诛灭九族的狂悖之言,也是你一个黄口小儿能妄议的?!”
最后一句,已是厉声叱问,声震林樾!
“妄议与否,不在年岁,”
我感觉到牙齿都在打颤,却拼命咬紧牙关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压出来,带着孤注一掷的倔强。
“而在——见识!”
“小小年纪,口舌倒是锋利如枪。”
赵云的眼神冰冷依旧,但那滔天的杀意似乎因我这句顶撞而凝滞了一瞬,转为一种更深沉的探究。
“想你常山赵子龙!”
我抓住这稍纵即逝的间隙,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一种近乎质问的激越。
“一身武艺,冠绝当世,手中龙胆亮银枪,可破千军万马!
然你心中所求,难道仅仅止步于枪尖上这点寒芒?止步于乡野间剿灭几股蟊贼!
这天下之大,黎民之苦,你就甘愿让这身本领,埋没于这常山一隅?”
我的话语如同连珠炮,带着穿越者洞悉未来的急切与悲愤。
“放肆!”
赵云眼中寒光爆射!
那杆横亘的银枪猛地抬起,枪尖如毒蛇吐信,瞬间锁定了我的眉心!
凛冽的杀气如同实质的冰锥,刺得我眉心剧痛,几乎无法思考!
那冰冷的声音蕴含着雷霆之怒:
“你到底受何人指使?来此妖言惑众,意欲何为?!再敢妄言一句,休怪赵某枪下无情!”
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刻般真实地笼罩下来!
冰冷的枪尖仿佛已经刺破了我的皮肤。
巨大的恐惧让我眼前发黑,几乎要瘫软在地。
但心底那股穿越千年、孤注一掷的执念,却在绝境中爆发出最后的疯狂!
不能退!
退就是死!
妈的赌了!
我强忍着喉头的腥甜和眩晕,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:
“你可曾听闻——天师张角?!”
赵云持枪的手稳如磐石,眼神中的杀意没有丝毫减弱,反而因这突兀的问题更添一层寒霜。
“哼!若非此妖道聚众作乱,祸乱天下,苍生何至于此生灵涂炭!你提他作甚?”
额……坏了!
本想借张角临死前编个“真龙在常山”之类的预言当敲门砖,没想到大贤良师在赵云眼里评价这么低,直接定性为祸乱根源了……
名声臭大街了啊!
我心里反驳道:子龙啊子龙,你怕是没看过后世镇妖博物馆里的张角吧,我相信看过后你会不由自主的落泪。
因为张角做的那些事,太贴合现代人的三观了。
这位头戴黄巾的大贤良师,放着荣华富贵不要,一心入世,只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。
有人说他那碗符水是假的,可碗里的粟米却是真的。
太平道——本是正儿八经的的修真门派,却因张角起义失败而走向没落。
那百万黄巾军,终成三国群雄功业上的一张纸。
前世看过好多网友说,张角在后世的地位,应当比道教祖师张道陵还高!
当然,史书是由胜利者编写的……
不过没关系!
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!贫道张角,请大汉——赴死!”
这口号历经千年,依旧让人热血沸腾!
甭管现在名声如何,他可是以一己之力,撼动了四百年汉室王庭的根基!
安息吧,东汉万民眼中的一束光……你和后世的‘待到秋来九月八’配享太庙!
千年之后——自有后世大儒为你们辩经洗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