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招揽赵云2

作品:《三国之家父吕布

    我顺着赵云的话锋接了下去,语气沉重。


    (现在可不是讲道理的时候,古人的忠君爱国可是刻在骨子里的,还是孔老二调教的好。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,我会把任何的心思死死的埋在心里!)


    “他行妖法,乱正统,虽死不足惜!然其乱象,却也如一把利刃,生生斩断了大汉百年之气数根基!


    致使乾坤颠倒,群魔乱舞,天下黎民陷于水深火热,饿殍遍野,白骨盈途!”


    我观察着赵云的神色,见他虽怒意未消,但眼神专注,显然在听。


    我话锋一转,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。


    “但也正是因为这扬席卷天下的滔天巨祸,这扬将大汉撕扯得支离破碎的乱局,才让我……机缘巧合之下,知晓了你的名讳!”


    “哦?”


    赵云眼中的杀意稍敛,被一抹浓重的不解和警惕取代。


    “何解?”


    那指向我眉心的枪尖,似乎微微偏移了半分。


    妈的,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了!


    不管了,赌一把大的!


    赢了单车变摩托,输了……


    大不了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!


    我就不信了,我脑子里装着比你多上千年的历史沉淀、人性洞察和忽悠……


    咳,是说服技巧,还拿不下你一个二十出头的赵云!


    我深吸一口气,压下狂跳的心脏,脸上努力挤出一丝混杂着神秘与期待的表情,目光灼灼地盯着赵云:


    “敢问子龙,可知——于吉、左慈?”


    (心中疯狂祈祷:后世无数游戏的新手村引路人不是于吉就是左慈啊!


    一位是《太平经》的创造者或重要传播者,传说中治病救人、道法高深的活神仙,虽然最后好像被小霸王孙策给砍了……


    另一位可是《后汉书》里都记载过的神人,戏弄曹操于股掌之间,神龙见首不见尾,传言都活了几百岁!


    两位大佬,你们的名声可千万要在这189年就打响了啊!


    求求了!Please! 给没有面子的小弟给个面子吧!)


    赵云闻言,眼中锐利的审视光芒闪烁不定,似乎在评估我提起这两人的用意。


    他沉默了片刻,方才缓缓开口,声音依旧冷硬,但提及那两人名字时,语气中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……复杂?


    “此二人……自然知晓。”


    他沉声道:“一位是行医济世、慈悲为怀的于吉先生,一位是……神鬼莫测、行踪飘忽的左慈先生。”


    他顿了顿,目光如炬,紧紧锁住我的眼睛,那杆银枪虽未再前指,却依旧散发着无形的压力。


    “可这,与赵某何干?”


    赵云的声音低沉而凝重,像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。


    他需要一个答案,一个能解释这一切荒诞、能穿透他重重疑虑的答案。


    “因为我见过他们二人。”


    我深吸一口气,压下狂奔后尚未平复的心跳,迎着那冰冷的枪尖,竭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而笃定。


    荒山野林,面对这尊杀神,容不得半分露怯。


    “你…见过?”


    赵云剑眉微挑,惊诧之色终于取代了纯粹的戒备,那沉静的潭水泛起一丝波澜。


    显然,“于吉”、“左慈”这两个名字,对他并非毫无意义。


    “正是,就在我濒死之际!”


    我捕捉到他眼神的变化,心中稍定。


    立刻摆出一副陷入痛苦回忆的神情,眉头紧锁,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枯枝败叶,看到了那虚构的绝境。


    “约莫七月前,我为采一味救命草药,攀上西凉绝壁,不慎失足,从百丈高崖滚落……”


    我声音微颤,仿佛那彻骨的疼痛和死亡的恐惧再次袭来。


    “昏死两日两夜,气息奄奄,魂游地府。就在三魂七魄即将离体之际,是于吉先生如仙人临凡,赐下一碗温热符水。


    那水入喉,竟如甘霖浇灌枯木(该死的李六狗啊!),一股沛然生机涌遍四肢百骸,令我硬生生从鬼门关爬了回来!


    而随行于吉先生身侧,仙风道骨、目光如炬者,便是左慈先生!”


    我顿了顿,刻意让目光聚焦在赵云脸上,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敬畏与感激。


    “左慈先生见我虽年幼落魄,却骨骼清奇,眉宇间隐有英气,更难得是濒死求生之志不灭,便言我‘相貌不凡、资质聪颖’,主动要为我起上一卦,窥探天机。”


    说到此处,我恰到好处地收住话头,目光灼灼地盯着赵云,像一个抛下香饵的钓者,静待鱼儿上钩。


    林间只剩下风声呜咽。


    赵云握着枪杆的手指无意识地紧了紧,喉结滚动了一下。


    那深潭般的眼眸里,探究与好奇的光芒终于压过了最初的警惕。


    “卦象如何?”


    他终于开口,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些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。


    打窝刚好,鱼儿上钩了!


    我心中暗喜,面上却不动声色,甚至故意叹了口气,仿佛回忆起什么沉重无比的事情。


    见他已完全被引入彀中,我继续信口开河,编织那张注定要网住这条“常山赵子龙”的天罗地网:


    “卜卦之后,左慈先生手持卦签,凝视良久,竟是久久未发一言!


    脸色时而凝重如铁,时而惊疑不定,最终化作一声深长的叹息。”


    我模仿着左慈可能的神态,眉头深锁。


    “随后,他竟不顾舟车劳顿,于荒山野岭之中,接连五日,夜夜登临最高峰,仰观浩瀚星穹,手指掐算不休,仿佛要从那无尽星辰中寻找命运的轨迹!


    白日亦不歇息,更于每日午时——天地间阴阳交替、阴气最盛之时——再次登顶,焚香设坛,以龟甲蓍草虔诚占卜!


    五日又五日,风餐露宿,不眠不休……”


    (为什么古代午后问斩,因为阴气最重是白天12点,这里就不解释占字数了,感兴趣可以抖音百度)


    我刻意加重了“十日”的煎熬感,让这虚构的付出显得无比沉重。


    赵云听得屏住了呼吸,眼神专注,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位神秘高人殚精竭虑的身影。


    “临别之际——”


    我语气陡然变得无比郑重,向前微微倾身,仿佛要交付一个天大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