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石铁山的怒火
作品:《重生八零:听取心声,铸我大国重器!》 “陈队!”
苏晴猛地回头,那双明亮的眼睛里,已经没有了半分柔情,只剩下一种属于科研人员的,不容置疑的锐利。
“我需要资料。”
她的语速极快,像连发的子弹。
“所有!能找到的,关于波特兰水泥水化反应的国内外期刊!特别是关于有机物添加剂、缓凝剂、引气剂的部分!还有,木质素磺酸钙,聚羟基化合物的所有研究报告!越冷门越好,越快越好!”
陈岩被她这股气势震得一愣,但立刻反应过来。
他没有多问一个字,抓起桌上的电话,直接要通了京城的专线。
“是我,陈岩。启动紧急情报支援,B级权限……对,材料学方向……”
电话线里,电流嘶嘶作响。
而这个小小的房间,已经变成了一间没有硝烟的战场。
夜,被无限拉长。
陈岩动用的关系显然能量巨大。
不到两个小时,一捆捆用油布包裹的传真文件和加急空运来的资料,就堆满了房间的地面。
油墨的气味,混杂着纸张特有的陈旧味道,充斥着整个空间。
苏晴彻底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
她跪坐在地上,长发被随意地用一支铅笔挽起,几缕发丝垂落脸颊,沾上了些许灰尘,她却浑然不觉。
她的面前,铺满了各种语言写成的图表和论文。
那些普通人看来如同天书般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图,在她的眼中,却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、正在厮杀的士兵。
她时而眉头紧锁,在草稿纸上飞速演算,笔尖划破纸张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
时而又一把抓过另一篇论文,贪婪地汲取着里面的信息,手指在关键的数据上重重划过。
李向东就坐在床沿,安静地看着她。
他没有去打扰,也没有去帮忙。
他知道,这是苏晴的战场。
他能做的,就是为她守住这片战场的安宁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。
窗外的风声,从呜咽变成了咆哮。
台灯的光,将苏晴专注的身影,拉得很长很长。
她像一个最固执的寻宝人,在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里,疯狂地打捞着那枚最关键的钥匙。
终于,当天边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。
苏晴的动作,停了下来。
她的手,停在一本封面已经泛黄的西德期刊上。
那是一篇发表于七年前的论文,作者籍籍无名,研究的方向也极为偏僻——《微量糖类杂质对高标号水泥早期水化热峰值的影响》。
她的身体僵住了。
几秒后,她猛地抬起头,看向李向东。
她的脸色因为整夜不眠而显得无比苍白,嘴唇干裂,眼眶下是浓重的青黑。
可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,却燃烧着一团足以燎原的火焰。
她没有说话,只是将那本期刊,连同几张写满了演算公式的草稿纸,一起推到了李向东面前。
那上面,没有一句废话。
只有一个结论。
微量的糖分,会像一层绝缘膜,包裹住水泥颗粒,从源头上阻断水化反应。它不会改变水泥的初始成分,却能彻底扼杀它的未来。
这会让混凝土在初期检测时表现正常,呈现出一种“假凝”的欺骗性状态。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压力的增加,它最终的强度,连设计标准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。
而这种微量添加,足以躲过工地上任何常规的成分抽检。
这篇论文,就是一把手术刀。
精准地,剖开了龙脊大坝那看似无解的病灶。
苏晴的声音,沙哑得厉害,却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。
“现在,我们可以去找那些老顽固了。”
……
指挥部。
二楼的会议室里,依旧是烟雾缭绕,气氛压抑。
石铁山一夜没睡,那张岩石般的脸上,沟壑更深了。
他正对着一张巨大的工程图,用红蓝铅笔,规划着从兰江调运砂石的路线和成本。
每一个数字,都像一把刀,割在他的心上。
但他别无选择。
这是他作为总指挥,能找到的唯一出路。
“砰!”
会议室沉重的木门,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。
刺眼的晨光涌了进来,也照亮了门口站着的两个人。
李向东和苏晴。
所有人都抬起头,脸上写满了错愕和不悦。
石铁山缓缓转过身,当他看到李向东那张年轻的脸时,眼中的烦躁瞬间化为冰冷的怒火。
“谁让你进来的?”
李向东没有理会他。
他径直走到那张巨大的会议桌前,在满屋子专家和工程师或惊或怒的注视下,将手里那叠还带着体温的报告和演算纸,重重地拍在了桌面上。
纸张散开,露出了最上面那张草稿纸上,用红笔圈出的巨大化学式。
“石老。”
李向东开口了,声音平静,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房间。
“我再说一遍。”
“问题,不在砂石。”
他顿了顿,每一个字,都像一颗砸进冰面的钉子。
“是水泥。”
死一般的寂静。
持续了整整五秒钟。
随后,不知是谁先发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嗤笑。
紧接着,整个会议室,爆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。
“哈哈哈……这小子魔怔了吧?”
“还真是锲而不舍啊!昨天说完今天还说!”
“他以为这是什么?写小说吗?靠一个猜想就能解决问题?”
那些熬了几个通宵、心力交瘁的工程师们,仿佛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。
他们的笑声里,充满了轻蔑、荒谬,以及对自己专业被一个外行肆意践踏的愤怒。
苏晴的脸瞬间涨红了,她气得浑身发抖,一步上前就要理论。
李向东却伸出手,拦住了她。
他只是看着主位上的石铁山。
石铁山的脸上没有笑。
只有一片铁青。
那不是愤怒,而是一种权威被触及底线后的,极致的羞辱。
他一寸寸地,从座位上站了起来。
干瘦的身体里,仿佛有一座火山即将喷发。
他没有去看那些报告,甚至没有低头。
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李向东,那双浑浊的鹰眼里,翻涌着雷霆。
“你!”
他抬起那只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,指着李向东,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。
“是在质疑我石铁山一辈子的经验?”
“还是在质疑我们国家建立起来的,一整套工业检测标准?”
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山崩地裂般的沉重压力,让整个会议室的笑声,戛然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