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太子妃的谋算
作品:《侯门嫡女重生后,姐妹换亲杀疯了》 闻星洛上前拦住她们,笑道:“祖母,三婶,不必如此。我的嫁妆里件件都是路上当用之物,不需再添置什么。”
“阿洛...”
宋老太伸手握住闻星洛的手,老泪纵横,泣不成声。
“祖母,别难过,去将就歇息,明日才有精神上路呢。”
闻星洛安慰了老太太,招呼打开嫁妆的箱笼,取出被褥,让大家将就一晚。
宋辞安和闻星洛回到房中,打地铺将就一晚。
可二人皆无睡意。
宋辞安双手交叠垫在脑袋下面,还在想今晚的事。
“娘子,你说咱府上的东西,怎么转眼都没了呢?”
“那一定是有神相助,见不得宋家受辱,说不定他日我们衣锦还乡时,神就给咱还回来了呢。”
“嗯...”
宋辞安心里根本不相信这个说法,但他捕捉到了一个信息。
“阿洛,你知道我们会衣锦还乡?”
她是什么时候知道的?
难道是因为知道他与皇帝的筹谋,才愿意跟着去流放的吗?
“不不不,我怎么会这么想?阿洛不是那种人!”
却听枕边人轻声道:“嗯,知道一些。”
“你...什么时候知道的?知道多少?”
宋辞安忽然坐起身来,看向闻星洛,眼中皆是惊疑。
闻星洛见他如此紧张,解释道:“前几日圣上派人来添妆,送的是德太妃的嫁衣,听卫公公讲了嫁衣的历史,我从中窥探到些许。”
宋辞安闻言,却更为紧张了。
陛下给他的娘子送德太妃的嫁衣,是疯了么?
闻星洛示意他躺下,给他讲了嫁衣的故事,宋辞安才明白了瑞昌帝的用意。
顿时脸色黑如锅底。
他身为武将,为国家大业抛头颅洒热血都是应该的,可皇帝凭什么算计他娘子的钱财?
他又坐起身来,愧疚地望着枕边人,“娘子,是为夫连累你了。但你不必理会圣上的意思。为夫不需要、也不会动用岳母的东西。”
“嗯...辞安,你无需自责,以后的事,日后再说,快睡一会,明日还有硬仗要打呢。”
没错,在京城里虽然门庭冷落,却是最安全的。
一旦出了城门,以他们夫妻二人树敌的情况,会有无数麻烦接踵而来。
宋辞安深深呼吸,平复了心情躺下,搂住了温香软玉,强迫自己入眠。
消息传回宫中,皇后听闻御史台和禁卫军联合抄家,竟抄了个“空壳府邸”,只抬回几件破烂家具,勃然大怒!
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
她根本不信,宋家能在严密看守下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所有家产?
怎么可能?
虽然闻星洛没有带去巨额嫁妆,但宋家也是百年勋贵的人家,近几年宋辞安获得的奖赏就不计其数了。
怎么会是空壳子?
难道是断亲分家的宋老二悄悄挪出去了?
思及此,皇后立即吩咐洪公公派人去搜宋明哲的家。
同时,御书房里瑞昌帝也在听着裴御史的禀报。
宋家竟然在他禁卫军的严密监控下搬了个空。
谁干的?
还用问吗?
数十万大军的心都在宋辞安身上,别看平日里不敢为他做什么,却敢偷偷违抗圣旨为他保下家财!
可见宋辞安深得军心!
还有,白日里万民为他接亲...民心之所向也!
思及此,他将裴御史的奏报狠狠摔在地上,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在别处。
“常侍御史裴江、禁卫军统领裴千山,办事不力,构诬告宋家转移财乃是陷忠良,着即革职查办,一并流放岭南!其举荐上官,罚俸一年!”
这道圣旨下得太突然了。
甚至连瑞昌帝身边的大伴卫公公都愣住了。
但他很快反应过来,哈哈,这借刀杀人,一杀就是两个姓裴的!
皇后娘娘的姻亲势力又被铲除了两股!
真是大快人心!
今日,也是东平侯府姑娘闻知鸢过门的日子。
相对于闻星洛万民接亲的殊荣,她的婚事只能用冷清形容了。
太子良娣虽为贵妾,毕竟仍是“妾”,因此过门礼制与正妃截然不同,不举大仪、不亲迎、不拜堂、不走正门。
身穿侧室吉服,头戴燕居冠的闻知鸢,由东宫的内侍迎接,上了六人抬的绯幔轿。
带着东平侯府勉强凑出来的九十九抬嫁妆,于傍晚从东宫侧门进了府。
妾室进门的时辰也是有讲究的,需在傍晚进门,取“阴进”之义。
从缝隙中望向正妃才能走的重华门时,闻知鸢握紧丝帕的手骨节泛白,今日的屈辱,她牢牢记下了。
而更大的屈辱还在入门后。
按照礼制,良娣跨火盆趋吉避邪入门后,府内是不设天地桌、不行合卺大礼的。
而且,作为良娣,既没有夫妻对拜之仪,也没有拜高堂和拜天地地之仪。
因为太子不在东宫,仅需向太子所居方向行三叩礼。
而后,由女官搀扶直接引入新房,不走中轴御道,只循东配殿或西配殿回廊而入。
只有被太子临幸后,才有资格到太子正妃面前行行四拜大礼,由太子妃赐茶后方算礼成。
闻知鸢被引至早就准备好的落樱苑,心情十分复杂,既喜且悲。
喜的是,终于进了东宫。
重生以来,她只有一个目标,嫁给太子,抢夺闻星洛上辈子贵为皇后的尊荣。
悲的是,她的路走得太坎坷了。
而太子也与上辈子的顺遂不同,他本人去了北地赈灾,他的三座靠山也遭受了极大的打击。
太后病重,皇后失去六宫大权,外祖裴家落魄...
这一世,太子还有机会登上那个宝座吗?
她是否会如前世的闻星洛一般,从太子良娣走向凤位?
凤藻宫里,太子妃钟玉娆坐在桌案前,面沉如水。
妾室进门,哪个主母能高兴?
忽然,江月拿着一小卷纸条匆匆进来。
“娘娘,北境来信。”
她小心翼翼呈上,生怕惹得主子不快。
太子妃缓缓展开纸条,这是她的人传来的,纸上的内容令她如遭雷击。
“郎君曾私返京师,身受重伤,已然断了嗣续,现于北境静养。”
郎君,指的是太子!
太妃捏着纸条,整个人不知道该作何反应,呆呆地反复念着‘已然断了嗣续’几个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