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 周岁礼(1)皇后的期盼

作品:《侯门嫡女重生后,姐妹换亲杀疯了

    闻知鸢拿着布老虎的手微微一顿。


    “嗯,知道了。太子妃是嫡母,自该由她操办,这有什么问题?”


    秋纹觑着她的脸色,小心地补充道:“听说太子妃娘娘亲自去靖王府送帖子,还宴请了小主您的姐姐宋夫人。”


    闻知鸢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没有再说话。


    她只是将琨儿小心翼翼地抱起来,搂在怀里,手臂不自觉地收紧了些。


    孩子身上暖烘烘的,带着奶香,依赖地靠在她胸前。


    她低头,用脸颊轻轻蹭了蹭孩子细软的头发,目光却透过窗棂,望向外间灰蒙蒙的天空,眼神里没什么波澜,却又仿佛沉淀了许多东西。


    秋纹见状,不敢再多言。


    闻知鸢让她传来乳母,将琨儿带下去休息,才换上了凝重的神情。


    太子妃亲自请靖王,是担心对方不来么?


    而太子素来嫉恨靖王,这次只怕是要有所行动。


    赫连风的信是密封的,她无法窥视。


    自己要做的,就是在宴会上警惕点,保护好自己的孩子。


    与此同时,高墙内的凤栖宫被轻轻敲响了门。


    昔日雕梁画栋,宫人如织的皇后寝殿,如今门庭冷落,连空气都凝滞着挥之不去的寂寥。


    宫门深锁三年,将这里与外面的繁华彻底隔绝。


    然而,东宫即将为皇次子琨儿举办周岁宴的消息,还是如同细微的风,悄然钻过了厚重的宫墙,传到了这片被遗忘的角落。


    正歪在榻上,眼神空洞望着窗棂的皇后,听到贴身老嬷嬷小心翼翼的低语时,那沉寂了三年的心猛地泛起了剧烈的波澜。


    周岁宴么?


    她的孙儿,宏光的第二个儿子,要办周岁了!


    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让她猛地坐直了身体。


    是了,她差点忘了,自己虽然被困在这四方天地里,失了圣心,可她还有儿子啊。


    她的儿子是太子,是国之储君!


    而且,她的儿子多么出息,已经有了元安和琨儿两个小皇子,闻良娣和裴良娣肚子里还怀着,明年东宫子嗣就更兴旺了。


    想到熹贵妃,皇后枯槁的脸上甚至挤出了一丝近乎扭曲的快意。


    那贱人得意什么?不过是仗着陛下几分宠爱,她的儿子再得脸,皇帝也不过是指了一个商户女做正妃,至今未有子嗣,能比得过宏光吗?


    宏光还是太子,将来这天下......她总还有翻身的机会,眼前的失意,算得了什么?


    这个念头如同一点星火,瞬间点燃了她心底残存的希望。


    她踉跄着扑到那面落了些许灰尘的铜镜前,急切地伸手去梳理疏于打理而有些打结的长发。


    这么重要的日子,宏光一定会为她这个母后求恩典的,陛下就算再恼她,看在孙儿的份上也会恩准让这个嫡亲的皇祖母亲眼看看孙儿抓周,接受宗亲的朝拜?


    她的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,胡乱地拉扯着发丝。


    可当她抬起头,看清铜镜中映出的那张脸时,整个人都僵住了。


    镜中人,面色蜡黄,眼窝深陷,皱纹如同干涸土地上的裂痕,深深浅浅地刻在脸上。


    曾经乌黑浓密的发丝间,竟已夹杂了刺目的灰白,凌乱地贴在颊边。


    这哪里还是昔日那个母仪天下、风华绝代的皇后?


    她吓得猛地后退一步,几乎不敢认镜中的自己。


    禁足这三年的磋磨,早已在不知不觉中,将她消耗成了这副鬼样子。


    一阵恐慌之后,是更深的执念。


    不,不能这样见人!


    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开始更仔细地,甚至带着几分疯狂地梳理头发,试图找出几件像样的首饰。


    “嬷嬷,快,把本宫那套赤金头面找出来。还有,去库里,把本宫早年收着的那对羊脂玉如意,还有那套赤金镶八宝的长命锁取来,赐给元安和琨儿,本宫这个做皇祖母的,总要给他们备礼……”


    她絮絮地吩咐着,仿佛只要准备好这些,那期盼中的恩典就一定会到来。


    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一点点流逝,琨儿周岁礼的日子到了,东宫张灯结彩,一派喜庆。


    虽因太子尚在禁足,宴席规模有所控制,但皇室宗亲齐聚,依旧显得热闹非凡。


    太子宇文宏光身着储君常服,外伤已好了大半,虽行动间仍能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,但面上已恢复了往日的雍容,含笑与前来道贺的宗亲寒暄。


    靖王宇文旭光与靖王妃陈锦初联袂而至,送上的贺礼是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并一柄小巧精致的玉如意,寓意吉祥,中规中矩。


    太子笑着收下,目光与靖王相接时,两人皆是笑容温煦,眼底却各有深意。


    紧接着,宋辞安与闻星洛也到了。


    闻星洛亲自将那个装着纯金长命锁的锦盒奉上,语气平和:“愿琨儿平安顺遂,长命百岁。”


    太子妃钟氏代琨儿接过,笑着道谢,目光在闻星洛沉静的脸上停留一瞬,很快移开。


    宴会即将开始之际,门外传来内侍高昂的通传:“陛下驾到!熹贵妃娘娘到!”


    众人皆起身恭迎。


    瑞昌帝一身常服,神色温和,与熹贵妃一同步入殿内。


    皇帝的亲临,无疑给足了东宫颜面,也让殿内气氛更加热烈。


    太子看着父亲看向自己的目光平和,内心一喜,转而看向盛装打扮、雍容华贵的熹贵妃时,心中泛起一阵酸涩。


    但他笑着迎了上去行礼,只是那笑容底下,藏着难以抹去的阴郁,他的母后,依旧被禁足在凤栖宫,未能亲临孙儿的周岁礼。


    熹贵妃笑着让宫人呈上贺礼,是一对赤金镶嵌红宝的百岁铃铛手镯,做工极其精巧,铃音清脆。


    “来,琨儿,本宫给我们小殿下戴上,保佑你平平安安。”


    她亲自将手镯给琨儿戴上,动作慈爱。


    闻知鸢连忙抱着琨儿谢恩。


    瑞昌帝看着孙儿,目光柔和了些,对太子道:“琨儿瞧着壮实了些。”


    太子连忙躬身:“托父皇洪福。”


    他顿了顿,脸上适时地流露出几分恳切。


    “父皇,今日是琨儿周岁,欢聚一堂,儿臣…儿臣心中欢喜,却也不免想起母后。母后虽有过错,但终究是琨儿和元安的皇祖母,血脉相连。儿臣不敢求父皇解除母后禁足,只恳求父皇恩准,待周岁礼后,让儿臣带着元安和琨儿,去凤栖宫给母后磕个头,让她也看看孙儿,全了这份祖孙之情。求父皇成全!”


    他言辞恳切,姿态放得极低,完全是一副孝子慈父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