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5章 玄坤一脉,另辟蹊径

作品:《边关悍卒:八极镇天下

    “第三,绝对服从。尔等需立下血誓或心魔大誓,效忠朕个人,效忠大明王朝。朕之诏令,高于一切。


    若朕发现尔等有任何不轨之举,或阳奉阴违,朕有权随时将尔等驱逐,甚至……格杀勿论。”


    这三条,条条如铁,尤其是第三条“绝对服从”,几乎是将玄坤宗从超然的“守护者”地位,直接降格为受皇权严格制约的“特殊侍卫”。


    赵无庸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情绪波动,那是挣扎与权衡。


    张墨的条件极其苛刻,完全打破了玄坤宗千年来与皇权相处的模式。


    但另一方面,大明新立,龙气鼎盛,确实是千载难逢的依附对象,若错过,玄坤宗传承可能真的会随着故越的灭亡而逐渐衰落。


    张墨冷眼旁观,并不催促。他吃准了玄坤宗更需要大明,而非大明更需要玄坤宗。


    良久,赵无庸长长吐出一口浊气,他缓缓跪伏于地——这是觐见以来他第一次行此大礼。


    “陛下天威浩荡,思虑周全,老奴代玄坤宗,应下陛下之约法三章。愿立心魔大誓,效忠陛下,护持大明龙气。”


    他选择了屈服,为了宗门的存续,也为了在新朝中寻找新的位置。


    仪式在一种庄重而诡异的气氛下进行。赵无庸以玄坤宗秘法立下心魔大誓,誓言内容完全遵循张墨的三条要求,若有违背,将遭受功法反噬、神魂俱灭之苦。


    誓成,张墨当即下旨,将皇宫西北角一处相对独立、靠近宫墙的院落赐名为“坤宁阁”,拨给玄坤宗使用。


    并严令宫内侍卫及锦衣卫,对坤宁阁区域实行外紧内松的监控——既保障其清净,也确保其一切活动在掌控之中。


    赵无庸谢恩后,悄然退去,准备迁入事宜。


    殿内只剩下张墨和墨江白。墨江白依旧有些担忧:“陛下,此举是否引狼入室?此等宗门,恐难真心驯服。”


    张墨微微一笑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:“岳父,狼若能戴上枷锁,便是最好的猎犬。玄坤宗有所图,便有了弱点。


    我以国运龙气为饵,以严苛规则为笼,更握有随时翻脸的实力,不怕他们不就范。


    反之,若将他们彻底推向对立面,躲在暗处捣鬼,反而更难防范。如今将他们置于明处,纳入体系,其利弊皆在朕目之所及。”


    他走到殿外,眺望坤宁阁的方向:“况且,有此三人坐镇,昆仑墟、蜀山剑宗之辈,若再想对我或月儿有所动作,也得掂量掂量。


    这无异于给皇宫加上了一道对付方外势力的保险。至于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……我自有分寸。”


    数日之后,坤宁阁很快布置妥当,风格古朴诡异,与皇宫其他区域的辉煌大气格格不入。赵无庸和另外两位老太监钱无用、孙无虚带着几十个徒子徒孙悄然入驻,深居简出。


    阁楼深处,一座小小的法坛已然设立,三位老太监盘坐坛前。


    “师兄,我等立下如此重誓,几乎将宗门命脉交于此子之手,是否……”孙无虚声音低沉,带着不甘。


    赵无庸闭目缓缓道:“势比人强。此子龙气之盛,心志之坚,远超赵铎。


    我等若不借此机会依附,宗门衰落近在眼前。如今虽受制于人,但至少龙气有望,传承可续。至于将来……徐徐图之吧。”


    钱无用阴恻恻地接口:“况且,身处这皇宫大内,近距离接触龙气核心,未必没有机会……找到这‘枷锁’的钥匙。眼下,且安心做这大明皇帝的‘守户之犬’便是。”


    坤宁阁,如同一颗被强行嵌入大明权力核心的棋子,安静却暗流涌动。


    而张墨,则成功地将一股不可控的神秘力量,暂时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体系,为应对未来更复杂的局面,埋下了一步暗棋。


    双方都在利用对方,而最终的胜负,则取决于谁的手段更高明,谁的格局更深远。大明的朝堂,自此又多了一分神秘而诡异的色彩。


    玄坤宗三位老太监入驻坤宁阁,在朝堂上没有半点消息。知道此事的只有张墨的岳父,内阁首辅墨江白,因此半点也没有外传。


    但是在隐世宗门中,此事却引起了关注,但看法各异。


    昆仑墟长老闻之,淡然评价:“玄坤一脉,另辟蹊径,与皇气共生,存续千年,亦有其道。张墨能容之,可见其胸襟不拘一格。”


    蜀山剑宗宗主易和则略感讶异:“玄坤宗素来隐秘,竟愿受世俗帝王规制?张墨此人,愈发令人看不透了。”总体而言,各方势力多持观望态度。


    这一日,天气晴好。张墨与皇后墨月轻装简从,来到坤宁阁,美其名曰“探望”,实则有心与这千年宗门交流一番。


    阁内庭院幽静,与皇宫别处的富丽堂皇不同,这里更显古朴清雅。


    赵无庸、钱无用、孙无虚三人迎出,礼节周到,气息内敛,并无丝毫阴邪之感,反而有种历经沧桑的沉静。


    双方见礼后,在静室分宾主落座。香茗袅袅,气氛倒不似君臣奏对,更似道友闲谈。


    张墨开门见山:“三位先生久居深宫,参悟皇道之气,想必于修行一途别有洞天。朕与皇后虽涉猎不同,亦对天地至理心向往之,今日冒昧前来,愿闻其详。”


    赵无庸作为代表,缓声道:“陛下、皇后过誉。我玄坤宗之法,确实特异。门人需净身入宫,舍却俗念,方能以纯净之体,感应并引导弥漫于宫廷的皇道龙气。


    此气乃万民意志、江山社稷汇聚所生,至阳至正,却又磅礴复杂。


    我辈功法,重在‘引’与‘化’,引导龙气温养宫阙,稳固国运,同时化其沛然之力,淬炼己身元神,追求一种近乎‘地祇’般的悠长存续。”


    墨月闻言,若有所思:“引万民意志以修自身……此法门倒是与寻常吸纳天地灵气的仙道、或者锤炼肉身的武道大相径庭。


    听起来,更重‘契合’与‘守护’,与所依附的王朝气运息息相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