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太后的寿礼

作品:《世子偏要折金枝

    小红连忙凑上前,只看了一眼,便由衷地赞叹起来。


    “郡主,这金钗样式好别致,凤凰展翅,口衔明珠,既雍容华贵,又不失灵动。”


    夸赞完,小红的脸上却又浮现出一丝犹豫。


    “只是这凤凰的样式,是不是有些僭越了?宫里头只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才能用吧?”


    赵栖凰闻言,慢悠悠地道:“我这支钗,本就是打算送给太后娘娘的。”


    再过几日,便是太后的千秋寿辰,这就是她准备的寿礼。


    小红恍然大悟,笑称:“这发钗样子如此别致,太后娘娘见了,一定会喜欢的。”


    赵栖凰将图样交到她手里,细细叮嘱。


    “你拿着这图样,去找个手艺最好的能工巧匠,尽快把它打出来。”


    她像是想起了什么,又补充道。


    “对了,这图中有几处细节,对工艺要求极高。你把这图样拆开,凤凰的身子、翅膀、还有口衔的明珠,分给京城里手艺最好的三家铺子去做,最后再统一组装。”


    “凤凰脑袋的部位,一定要让咱们常去的那家赵记金铺做。”


    小红虽有些不解,但还是脆生生地应下。


    “是,郡主,奴婢记下了!”


    说罢,便拿着图样,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。


    赵栖凰坐在太师椅上,双手交叉,眼神微眯。


    梦里,太后寿宴这一天,她可丢了个大脸。


    那赵栖云不仅毁了她的要献给太后的寿辰礼,还抄袭了她设计的金钗样式。


    虽不知这梦中的事,会不会真的发生,但赵栖凰这回多少留了两个心眼。


    若什么都没发生最好,若真发生了,那就让她们知道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
    永安侯府,停云院。


    林望舒正指挥着下人,将库房里一箱箱的珍宝都抬了出来。


    金玉古玩,名家字画,摆了满地。


    赵栖云坐在一旁,看着这些东西,秀眉紧蹙。


    林望舒拿起一尊通体温润的白玉观音,递到赵栖云面前,满脸堆笑。


    “云儿,你瞧瞧这个,多好。”
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自幼养在太后膝下,与太后感情最是深厚。”


    “你若是能借这次寿宴,讨得太后欢心,那你这太子妃之位,希望就更大了!”


    赵栖云却只是扫了一眼,便兴致缺缺地撇开了头。


    “母亲,这些都是些什么俗物。”


    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,“年年都有人送这些,太后早就看腻了,怎么能讨她老人家欢心?”


    林望舒也犯了愁,看着满屋子的宝贝,一时没了主意。


    就在这时,林望舒身边的陈嬷嬷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,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。


    林望舒的眼睛倏地一亮。


    “你说锦绣阁的丫鬟,拿着图样去了好几家金铺?”


    她立刻追问:“可知她要做什么?”


    陈嬷嬷得意地从袖中掏出一张薄薄的纸。


    “老奴派人跟着,那丫头也机警,把图样分开了。”


    “不过,咱们的人花重金贿赂了其中一家铺子的老板,将那花样偷偷誊抄了一份回来!”


    赵栖云闻言,立刻来了精神,一把将那图样抢了过来。


    纸上画着的,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,姿态灵动,设计独特。


    只一眼,赵栖云的眼睛就亮得惊人。


    “这一定是赵栖凰那个贱人要送给太后的寿礼!”


    她攥紧了手中的图样,声音里是掩不住的嫉妒与贪婪。


    “这凤凰的姿态太美了,若这是我送的,太后她老人家一定会对我另眼相看!”


    林望舒看着女儿眼中的渴望,心中已然有了计较。


    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当机立断。
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这份礼,就由我们来送!”


    她看向陈嬷嬷,冷声吩咐。


    “陈嬷嬷,你马上去找全京城最好的工匠,照着这花样,不,要比这花样上画的,用料更好,手艺更精,给我打一套一模一样的凤凰衔珠金钗出来!”


    赵栖云面上浮起一丝忧虑:“娘,赵栖凰会在我们前头献礼,到时候,太后娘娘先见了她的金钗,再看到我们送上一模一样的,岂不一眼就看出,是我们抄了她的?”


    林望舒闻言,轻蔑地勾了勾唇角,“傻女儿。”


    她伸手,轻轻拍了拍赵栖云的手背,“锦绣阁那边,自然是送不出去的。”


    说罢,她凑到赵栖云耳边,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,低低地说了几句。


    赵栖云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,“娘,您这招真是太高了!”


    她激动地抓着林望舒的衣袖,随即又像是想到了什么,眼珠一转,补充道。


    “不过,娘,您下手可得再晚一些。”


    “最好等到太后寿辰的前一晚,再动手。到那时候,她就是想重新再做一支,也根本来不及了!”


    “这你就不用担心了。”林望舒赞许地看着女儿,“娘,绝对不会让任何人,抢了我们云儿的风头。”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林望舒从停云院的内室走出来。


    看见廊庑的阴影下,林梦瑶纤弱的身影正静静地站着。


    林望舒的眉头不着痕迹地皱了一下,语气里透着几分不耐。


    “你来做什么?”


    林梦瑶闻声,连忙抬起头,露出一张楚楚可怜的小脸,眼圈微微泛红。


    “姑母,听闻过几日,便是太后娘娘的千秋寿宴,姑母可否带侄女同去?”


    林望舒想也不想地便拒绝了。


    “那是宫宴,规矩森严,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。”


    林梦瑶的眼泪瞬间就滚落下来,她连忙用帕子拭去,一副受尽了委屈却又不敢言说的模样。


    “姑母,那日是梦瑶猪油蒙了心,我自知身份低微,岂敢真的肖想太子殿下?”


    “侄女只求能在宫中露个脸,结识一两位皇亲贵胄。”


    她一边说,一边抹着眼泪,哭得好不凄惨。


    “来之前,父亲还特意嘱咐,说我们林家如今全靠姑母一人,让我此行务必寻个好婆家,将来也能为姑母分忧。”


    听到她提起自己的娘家大哥,林望舒冷硬的心肠到底还是软了几分。


    她叹了口气,语重心长地说:“梦瑶,你是我的亲侄女,我怎会不为你考虑?只是这皇宫大内,实在不是你能随意进出的地方。”


    “我们永安侯府,也只能带两个姑娘进去。你栖云表妹不用说了,另一个名额,按规矩,也只能是锦绣阁那位郡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