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有利的选择
作品:《世子偏要折金枝》 林梦瑶听见自己这般伏小做低,甚至搬出了父亲,林望舒还是没松口,垂下的眼眸中满是怨恨。
她死死掐着掌心,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凄婉的模样,像是彻底死了心,妥协了。
“既然如此,那便算了吧。”
林望舒见她懂事了,满意道:“你也别灰心,下个月康平伯府的老侯爷过寿,到时候我带你去,好好相看一番。”
林梦瑶心不在焉地应着,“多谢姑母。”
目送林望舒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,林梦瑶那张温顺凄婉的脸上褪去了伪装。
夜色渐浓,她悄无声息地往锦绣阁的方向潜去。
赵栖凰刚换下外裳,正准备唤人备水梳洗。
贴身侍女小橙快步从外面走进来,附在她耳边,飞快地禀报了几句。
赵栖凰的动作顿了顿,眼底划过一丝了然的笑意。
“让她进来。”
很快,院门外便出现了一道纤弱的人影。
林梦瑶警惕地望了望四周,确认无人之后,才快步走进了赵栖凰的屋子。
赵栖凰就坐在窗边,隔着一层薄薄的窗纱,静静地看着这位鬼鬼祟祟的表小姐。
她的脑海里,清晰地浮现出梦中的景象。
在那场噩梦里,这位林梦瑶小姐,可不是什么善茬。
她是林望舒手中的一把快刀。
梦中,她不遗余力地陷害自己,桩桩件件,都透着一股子阴狠毒辣。
后来赵栖云平步青云,当上了皇贵妃。
林梦瑶被许配给了康平伯府一位声名狼藉的庶子。
她不满意这桩婚事,找了个机会,爬上了太子李明霄的床。
虽说太子对林梦瑶也只是逢场作戏,并无多少宠爱,却让赵栖云和林望舒这对母女,足足膈应了小半年。
思绪间,林梦瑶已经走进了屋内。
她一见到赵栖凰,立刻盈盈下拜,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。
“梦瑶见过郡主。”
“起来吧。”赵栖凰抬了抬手,亲切地吩咐道:“给瑶姑娘上茶。”
林梦瑶受宠若惊地站起身,她怯生生地抬眼,看向赵栖凰,“郡主,说来也怪,我一见到您,就觉得心里亲近。”
“这份亲近,就是比对着栖云表妹时,还要更亲密几分。”
赵栖凰闻言,唇边的笑意更深了。
“是吗?我见瑶姑娘,也觉得十分投缘。”
得了这句话,林梦瑶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,脸上立刻换上了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情。
“郡主,我方才在停云院外,不小心听到了姑母和栖云表妹的私房话。她们竟是要剽窃您的巧思,仿制您的金钗,去讨太后娘娘的欢心!”
梦中的事件再次灵验。
赵栖凰故作震惊:“这怎么可能!林氏就算不是我的亲生母亲,可终究是侯府夫人,是我的继母,她怎会做出如此歹毒之事?”
林梦瑶见她这般反应,心中暗喜,连忙加了一把火。
“郡主,我知道林望舒是我的亲姑母,我不该说她的是非。”
“可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这才斗胆,连夜过来告知郡主一声,望您早做防备。”
赵栖凰眼中的惊愕慢慢褪去,转为一片沉静的审视。
她坐回椅中,端起茶盏,轻轻吹了吹浮沫,目光落在林梦瑶那张写满“正义”与“担忧”的脸上,问道:“你想要什么?”
林梦瑶脸上的表情一僵。
她没想到赵栖凰会问得如此直白。
但她很快反应过来,垂下眼帘,声音细若蚊蚋:“梦瑶不敢奢求什么,只盼着能有机会进宫,见一见世面。”
赵栖凰将茶盏轻轻放下,轻笑说:“小事一桩,太后寿宴那日,瑶姑娘随我一同入宫便是。”
“真的吗?”林梦瑶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震惊。
她原以为还要费尽唇舌,甚至要立下什么毒誓才能换来这个机会,却没想到赵栖凰竟如此轻而易举地就答应了。
赵栖凰看着她震惊的样子,重新露出了那抹亲切的微笑。
“瑶姑娘做了好事,自然是要得到奖赏的。”
没想到林望舒百般推辞的事,赵栖凰轻而易举就答应了。
林梦瑶激动万分,她再次朝着赵栖凰行了一礼:“多谢郡主。”
赵栖凰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:“区区小事,不足挂齿。”
送走了这位满心欢喜的表小姐,小橙立刻关上了院门。
她快步走回赵栖凰身边,脸上是藏不住的忧虑。
“郡主,您当真要带她入宫?”
小红也从内室走了出来,附和道:“这林梦瑶一看就心术不正,又是林氏的亲侄女,谁知道她是不是在演戏给咱们看?”
赵栖凰端起那盏已经凉透的茶,慢悠悠地晃了晃。
“我这次不仅要带她,还要带上二房的嫡女赵明玥。”
小红一愣,“带二房的大姑娘倒没什么,可那林梦瑶是林家人……”
赵栖凰洞悉一切地说道:“正因她是林家人,我才用得放心。她们家的人,骨子里最是自私自利。只要她清楚地知道,跟着我远比跟着她那个姑母更有前途,她就一定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。”
赵栖凰的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嘲讽。
“林望舒只会给她画饼,却给不了她真正想要的东西。”
“而我,能轻而易举地许她这个天大的恩典,她心里慢慢就会有一杆秤。”
小红听得似懂非懂,但郡主的自信让她稍稍安下心来,她转而担心起另一件事。
“那您送给太后娘娘的寿礼怎么办?”
“奴婢已经千叮万嘱,让工匠们守口如瓶,谁想到还是被林氏给打听到了,都怪奴婢办事不力。”
小红的语气里满是自责。
赵栖凰摇头:“这不怪你。”
她伸出一根纤纤玉指,在桌上轻轻一点。
“她们以为仿制了图样,就能夺走我的心血吗?”
“天真。”
“这支凤凰金钗,真正的精妙之处,不在钗身,而在凤头。”
她眼底幽深:“那凤身里藏着一处玲珑机巧,衔珠的凤凰,翅膀能随佩戴者的行动而翩然,仿若活物。这工艺,整个京城,只有赵记金铺的老师傅能做得出来。”
“而那家铺子,是我娘亲留给我的嫁妆,她们撬不出这技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