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傻柱这个厨子他李胜利要了

作品:《四合院:抢亲秦淮茹,贾东旭你哭什么?

    阎埠贵脑子里飞快地转着。


    李胜利可是明确说过,这老太太底细不干净,可能跟敌人有关。


    马翠云也不是善茬。


    他要是掺和进去,给她们当这个见证人。


    以后万一出了什么事,他阎埠贵跳进黄河也洗不清。


    这可不是占点小便宜的事,这是要命的立场问题。


    直接拒绝不行,这老太太可不是省油的灯,不能明着得罪。


    阎埠贵扶了扶眼镜,脸上重新堆起为难表情,话说得滴水不漏。


    “哎呀,老太太,这是好事啊,您老有个依靠,翠云那孩子也有个长辈照应,这是大喜事。”


    他先捧一句,然后话锋一转,露出谨慎的神色。


    “不过…老太太,这事吧,它不能光咱们俩说了算。按老理儿,认干亲,尤其是认媳妇做干亲,那得经过她婆家同意才行啊。”


    他掰着手指头,显得很讲规矩。


    “您想啊,贾张氏那是翠云的婆婆,贾东旭,那是她丈夫,这要是他们娘俩不同意,咱们这儿热热闹闹摆上酒了,那不是闹笑话吗?到时候街坊邻居怎么看?对您对翠云都不好。”


    他最后给出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拖延方案。


    “这样,老太太,您先回去。这事我知道了,容我空了啊,先去探探贾张氏和贾东旭的口风。只要他们没意见,我阎埠贵肯定没二话,一定给您张罗得风风光光的,您看怎么样?”


    聋老太太混浊的老眼盯着阎埠贵,心里跟明镜似的:这阎老西,分明就是推脱。


    但阎埠贵说的婆家同意在明面上确实站得住脚。


    她只好压下不满,脸上维持着平静,点点头。


    “嗯,小阎你说得在理。是得问问她婆家的意思。那…老婆子我就等你的信了。”


    说完,她不再多言,拄着拐杖,又慢吞吞地挪出了前院。


    看着老太太佝偻的背影消失在月亮门后。


    阎埠贵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警惕。


    他扶了扶眼镜,低声嘟囔了一句。


    “乖乖…这哪是认干亲,这分明是明着接…”


    马翠云才来几天?


    就跟这老太太特别投缘?


    还要摆酒席正式认亲?


    这俩人,八成早就认识。李胜利看得真准。


    他也没心思摆弄花草了,赶紧转身回屋,心里打定主意。


    这事,等李胜利下班回来,必须第一时间向他汇报。
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    下班后,李胜利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推着车进了四合院,正要往自家厢房墙角停车。


    早就等在自家门口的阎埠贵,像只闻到腥味的猫。


    立刻端着茶缸子,脸上堆着既紧张又带着点邀功意味的笑容,快步迎了上来。


    “胜利啊,您可算回来了。”


    阎埠贵压低了声音,语气急促,仿佛有天大的事情。


    李胜利扶着车把顿住,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。


    他对阎埠贵这种一惊一乍的做派有点腻味。


    但面上不显,只是淡淡地问。


    “老阎?什么事这么着急?”


    阎埠贵凑近些,几乎要贴到李胜利耳边,神秘兮兮地说。


    “哎呀!是后院那老太太,她…她不安分啊。”


    李胜利闻言,嘴角扯出一抹嘲讽。


    心里想着两天前被她训成狗的老太太,不应该啊。


    还不老实?难道皮又痒了?


    “老太太怎么了?”


    阎埠贵见李胜利不耐,连忙竹筒倒豆子般汇报。


    “就刚才,她专门来找我,说…说觉得贾家那个马翠云跟她特别投缘,想认马翠云做干孙女。”


    他顿了顿,加重语气,带着自己的分析。


    “还要让我做见证,摆上几桌酒席,弄得正式得很,胜利你看,这明摆着是要打着干亲的幌子,把两人绑到一块儿去啊,我这心里直打鼓,她们凑一起,不会要搞什么大事吧?”


    他眼巴巴地看着李胜利,等着指示。


    李胜利听完,脸上非但没有阎埠贵预期的凝重。


    反而露出随意,语气平静。


    “我当什么事呢。就这?”


    他拍了拍阎埠贵肩膀,看向一脸紧张的阎埠贵,


    “老阎啊,你把心放回肚子里去。能出什么事?”


    他抬手指了指院外,带着一种俯瞰蝼蚁般的笃定。


    “咱们现在是新社会了,还记得易中海吗?私藏枪支,够厉害了吧?还没等他蹦跶起来,联防直接人赃并获,被拉去吃了枪子儿,这会坟头草都开始两尺高了。”


    他的目光扫过寂静的院落,声音不高,却带着强大的自信。


    “这些阴沟里的老鼠,也就只敢在背地里搞点小动作,玩点不上台面的算计。咱们这院里住着百十号人,众目睽睽,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她们那点心思淹死。”


    他见阎埠贵还是有点犹豫,便直接给出处理意见。


    “所以,盯着就行。她们要认干亲,就让她们认去。咱们管天管地,还能管得着人家认亲戚?只要不犯法,不搞破坏,随她们折腾。”


    他甚至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。


    “正好,她们摆酒,咱们还能跟着吃顿席。不过这酒席可不便宜…这老太太倒是有点家底啊。”


    阎埠贵听到吃席,眼睛下意识地亮了一下,但马上又担心起自己的责任。


    “胜利,话是这么说…可我这心里还是不踏实,万一以后她们真捅出什么娄子,我这当见证人的,会不会受到牵连啊?”


    李胜利嗤笑一声,拍了拍阎埠贵的肩膀,给他吃定心丸。


    “想什么呢?老阎,你是院里的联络员,调解邻里关系,见证这种民间习俗,是你分内的工作。”


    “你要实在不放心,这样,到时候不是有三个联络员吗?我,你,还有后院的老刘,咱们三个一起出面见证,有福同享,有责任…自然也一起担着,这样总行了吧?”


    阎埠贵一听这话,心里顿时乐开了花,连连点头。


    “行!还是胜利您考虑得周到,有您和刘师傅一起,那我就放心了,我这就去给老太太回个话,把这事应下来。”


    “嗯,去吧。”


    李胜利挥挥手,不再多言。


    看着阎埠贵屁颠屁颠离开的背影,李胜利脸上那丝玩味的笑容加深了。


    他利索地锁好车。


    刚靠近厢房,就听到里面传来秦淮茹温和的教导声和小雨水稚嫩的跟读声。


    间或夹杂着妹妹李巧凤认真的纠正。


    “这个字念上,上下左右的上…”


    “上…”


    “雨水真棒。”


    李胜利推开屋门,脸上生硬的表情瞬间融化,带上了一丝暖意。


    “回来了?”


    秦淮茹抬起头,温柔一笑。


    “嗯,回来了。”


    李胜利放下挎包,走到炕边,揉了揉妹妹的头发,看向秦淮茹和雨水。


    “学得怎么样?有没有不明白的?”


    秦淮茹脸上带着光,笑着说。


    “挺好,雨水学得可认真了。”


    李胜利满意地点点头。


    这种家人围坐学习进步的场景,看着刘让他舒心。
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
    屋里的学习气氛正好,李胜利看着妹妹的识字本。


    肚子就咕噜叫了一声。


    他这才想起,晚饭还没着落呢。


    秦淮茹抿嘴一笑。


    “饿了吧?我蒸的窝头在锅里温着呢,要不先垫补两口?”


    李胜利摆摆手,眉头微微皱起,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。


    “这傻柱,怎么还没回来?丰泽园再忙,也该放人了吧。”


    他语气里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。


    这下去不行啊,傻柱这回来不定点,难不成天天饿肚子?


    心里琢磨开了。


    要不干脆想个法儿,把他直接弄厂里去?


    李胜利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。


    食堂大师傅,下班准点,还能捎带手把家里的饭带出来…


    啧,这不就齐活了?


    以后傻柱就是他家的专业厨子,随叫随做,省心。


    正想着,院里终于传来了急促又略显慌乱的脚步声。


    李胜利脸色一沉,起身推开屋门,正好看见傻柱满头是汗,气喘吁吁的样子。


    傻柱一抬眼,就瞧见李胜利杵在门口,眉头拧着,脸色不太好看。


    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,凉了半截。


    完犊子,胜利哥这是等得不耐烦了。


    他赶紧小跑两步上前,也顾不上擦汗,陪着笑脸,忙不迭地解释。


    “胜利哥,对不住,对不住,今儿后厨活儿多,师父又留我收拾家伙什,回来晚了…耽误您吃饭了,我这就…”


    李胜利懒得听他絮叨,直接打断他的话。


    朝前院倒座房改建的厨房一扬下巴。


    语气干脆利落,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。


    “行了,甭废话了。赶紧的,厨房做菜去,一家子就等你上灶台了,窝头早蒸好了,就等上灶呢。”


    “哎,好嘞,马上就好,绝对快。”


    傻柱如蒙大赦,一句废话不敢多说。


    点头哈腰应了声,脚底抹油般,噌一下就蹿进了厨房。


    紧接着,厨房里就传来乒铃乓啷一阵急促又利落的声响。


    切菜,下油…


    动静紧凑,显见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


    李胜利这才退回屋里,脸上的那点不快散了去。


    对秦淮茹和两个小姑娘说。


    “行了,再等会儿就能开饭了。咱们也去厨房等着吧。”


    约莫过了十来分钟,厨房动静渐歇。


    傻柱端着一盘翠绿油亮的醋溜白菜和一盘黄澄澄的葱花炒鸡蛋,脸上堆着笑。


    小心翼翼地把菜放在桌上。


    “胜利哥,嫂子,先吃着,汤马上就好。”


    菜香瞬间弥漫开来,勾得人食指大动。


    李胜利拿起筷子,先夹了一筷子白菜送进嘴里,咀嚼了几下,又尝了尝鸡蛋。


    火候恰到好处,味道咸鲜适口,确实是厨子水准。


    他满意地点点头,扒拉了两口窝头。


    就着菜吃了,胃里舒坦了,心情也好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