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暗度陈仓的美人
作品:《开局被白起附身:敢惹我?一人灭你一国》 平安镖局只是许昌城里一个不起眼的镖局,出镖的人也就总镖头王武,加上他的两个弟子和一个镖师,这已经是平安镖局的全部人员了。
平安镖局确实太小太不起眼。
不过陈氏来找平安镖局,显然就是看上了平安镖局够小,他们的动作低调而无人注意,毕竟押送的古书纵然不是天价之物,也算贵重书籍。
王武的两个弟子,皆是寒门出身。
姓郭的弟子二十出头,眉清目秀,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清秀的人会是镖局出身,实际上他是迫于生计,无奈投奔王武门下。
郭介本是寒门读书人,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,于是来到平安镖局,开门见山的问王武平安镖局可愿跳龙门。
王武笑眯眯的看着这位不速之客,反问他:“如何跳?”
郭介便自信满满的拿出一整套的计划,说:“只要总镖头用在下之策,终有一日,平安镖局将成天下第一镖局,你王武的名声一丢出去,根本不需要出马,就能让三山五岳的好汉们拱手让道,说大了,可与岳神兵坐而饮酒。”
王武毫不客气的打击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年轻人,“你的计划虽然好,但忽略了一个关键:镖局那么多,那些大户人家凭什么选我平安镖局?”
这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,而是关系背景。
做大做强的镖局,都有门阀世家撑腰,甚至还可能有官方背景,比如在开封的几大镖局,背景都是韩王护卫军里掌握兵权的大佬。
当王武耐心给郭介说过其中猫腻后,这位年轻人泄气的怏怏离去。
但王武发现郭介有练剑的潜质,于是悄然跟在他身后,发现郭介的母亲瘫卧在床而父亲精神失常,家徒四壁,全家处于饿死边缘,于是问他是否愿意拜入自己门下当个镖师。
好歹有个生计。
郭介大义凛然,说什么父母在不远游……只不过半个月后郭介的双亲竟然在家中暴毙——说起来也是个凄凉事。
帮助郭介收尸的正是王武,他吃惊的发现郭介双亲竟然是自杀身亡。
王武没有告诉郭介真相,毕竟若是郭介知晓他父母为了让他有活下去的生计,主动寻死,只怕他一辈子都会活在内疚里。
可怜天下父母心。
拜入王武门下的郭介并没有练刀,而是跟着镖局里唯一的一位镖师练剑,天赋惊人,弃文从武不到半年,剑术修为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远远超过了那镖师,和王武有一战之力。
王武的另外一个弟子姓墨。
这是个很诡异的姓。
整个太安天下官方在籍的墨姓人家找不出几个,名字取得这么霸气的更是一个都没有,这个弟子叫墨巨儒。
只可惜,墨巨儒似乎背不起这个大气的名字,很小的年纪就成了孤儿。
墨巨儒年纪不大,今年十六岁。
九岁那年的小寒夜流亡到许昌,几日没曾喝过一口热汤的墨巨儒晕倒在平安镖局门口,被王武妻子救回去,于是便当做弟子养着。
想着万一将来自己依然生不出歪瓜裂枣,就让墨巨儒给夫妻俩送终得了。
王武也有这个心思。
毕竟墨巨儒虽然是孤儿,但性格确实讨喜,平日里话不多,总是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发呆,一呆就是一日。
他也跟着镖局里的老镖师练剑。
但他的练剑天赋并不如郭介,虽然练剑数年,也就比普通人好上那么一些,不过王武也发现这孩子的兴趣并不在剑道上。
他总是抽出一些时间捣鼓一些奇怪的东西出来。
比如……
厨房不怎么通透,妻子炒菜日久,眼睛被熏得难受,患了眼疾,墨巨儒竟然用木板制造了个东西出来,放在厨房外面,衔接灶台。
当妻子炒菜时,墨巨儒就会去转动那个像风车一样的东西,将厨房里的油烟全部抽到外面来,妻子的眼疾也渐渐痊愈。
还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,都算不上惊奇,但却能派上小用场。
王武对此很欣慰。
觉得墨巨儒将来一定能干一番大事。
除了这两位弟子,还有一位老镖师,老镖师的意思,是真的老了,这位镖师已过知天命年龄,话不多但是性情固执倔强,而且迂腐。
本是开封某个大镖局的镖师,无奈性格不讨喜,被同行排斥,只好跑到许昌来谋生,在平安镖局和王武搭档。
这一搭就是十余年。
一大早,许昌陈氏就着人送来了要押送的镖物:装了满满的三大马车,对外宣称都是些不值钱的陈旧书籍。
大概也确实不值钱。
如果是贵重书籍,也轮不到平安镖局这种小镖局接单。
又过了小半个时辰,寒门士子和小道士也到了,小道士腰间配了剑,五官清秀而嘴唇抿薄,只不过眸子间总是流露出一股冷血感。
王武不由得不多看了几眼,总感觉小道士的剑似乎沾血无数似的,有些邪性。
反倒是那个寒门士子韩祁并无出彩之处。
本次出镖,平安镖局四人加上小道士赵汝鱼和寒门士子韩祁,一共只有六个人三辆马车和六匹骏马,规模不大。
但见多识广的王武发现陈氏的一辆马车比较轻。
里面很可能并不是书,另有猫腻。
也没声张。
只是拿着镖书寻了个核查镖物的借口上那辆马车去检查了一番,发现车上也有一些书,但却还藏着一对主仆。
王武见过她俩,是陈氏长房长孙女陈班昭和她的丫鬟。
陈班昭,今年开春时百晓生更新的《芳华录》上悬名第七,其悬名《芳华录》不是因为貌美,而是因为有才。
去年临安便有圣旨送到许昌,擢选陈班昭入内司局,协助内司上官琬绾处理后宫事务。
王武有些懵逼。
陈氏暗度陈仓,用这种低调的手段护送陈班昭离开许昌是几个意思,难道陈氏并不支持韩王,所以在当下的乱局中提前让有前途的族人跑路?
那也不对。
要送走的也该是族中才华昭著的男丁,而不是陈班昭一介女流——长得漂亮只能当饭吃,她的才华也是去内司局,并无权柄。
要想振兴陈氏得靠男丁入朝出仕,进入朝廷中枢部门。
王武没多想,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个小小镖头可以多管闲事的,只当是陈氏在当下乱局中,选择了两边下注。
当下许昌并无战事,有陈氏的关系疏通,平安镖局一行人就出了城,守城士卒连基本的盘查都省了,倒是让王武长出了一口气。
按照镖局的路线,出了许昌去信阳,然后直奔应天府,再南下经蔡州、光州、舒州去临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