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将门虎女vs腹黑首辅16

作品:《快穿:作精女配又被男主强制宠了

    上了林红袖的马车,云杳的脸还是一片绯红,唇也有点性感的红肿,像是涂了樱红色唇彩。


    “啧,狗粮啊,天天见。”林红袖笑着打趣。


    “别取笑我了,你就不想你的阿铮哥哥?”


    “别说,还真不想。”林红袖没心没肺地托腮:


    “哎,我可能只是见色起意,好像也没多舍不得他。我果然是渣女……”


    “……”


    就挺意外的。


    她认可的小姐妹,居然渣得明明白白。


    “我再捋捋吧。”林红袖烦躁地找云杳讨要零食,理由是只有零食能缓解她失恋的心。


    就,无法可说,你个渣女还委屈上了。


    “我家殿下听闻林姑娘受伤,特让属下送来一套护具。”


    马车外,大皇子的侍卫贴心地送来东西。是一套绑在大腿内侧的皮具,对于骑马磨腿效果不错。


    林红袖大方地收下,换上之后,找云杳要了盘车厘子,就去给大皇子回礼。


    看着儒雅中带点英气的大皇子,还有林红袖灿烂的笑容,云杳有点替自家阿兄发愁。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经过一路颠簸,急行军二十日,方到南广府衙。


    大皇子、苏缙和一众家眷,都暂时在府衙休整。云王留下一队护卫护院,剩下的云家军继续南下。


    分别时,云杳不忘把父王的军粮备好。


    为了备应急军粮,云杳又额外花了200个积分,在空间里买了压缩饼干专用机器,制造了几箱压缩饼干。


    压缩饼干这东西不能长期食用,但占地面积小,是作为万一被断了粮草的应急王牌,藏在云王装行李的马车上。


    云杳本想亲自带兵,可她有更重要的任务——春耕!


    南广被称作蛮夷之地,主要是山地多、气候多雨多瘴,导致农业发展不起来,人口也提升不起来。


    让云家军剿灭水贼,其实根本没什么难度,以云家军的实力,绝对大材小用了。


    难点就在于,现在大楚流行的养兵法,是就地供应军粮。


    南广的农民,养活自己都难,还怎么养云家军?陛下这是逼着云家军和苏缙反目。或者逼着云家军去抢民。


    而这个策略,还是苏缙透露给太子的门客,又转而由太子提出的方案。


    苏缙就是要兵行险着,为云家军找一片安身立命之所,只有能自给自足,才不会被朝廷扼住咽喉,生杀予夺。


    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,云杳也是一路上,听苏缙分析了好多遍,一点点掰碎了给她讲,还给她仔细讲过应对之法,才让云杳听懂,并下定决心搞事业。


    云杳的良种,在苏缙的计划里,是最关键的一环。民以食为天,只有食解决了,才能想更多。


    虽说云杳把良种实施计划,交给了号称农业大学学生的林红袖来实施。但云杳还有锦上添花的计划——造农具!


    这一项,本来也可以交给林红袖,但林红袖在戴上大皇子送的护腿之后,不知道是不是沾了龙气,居然抽到了玻璃配方。


    为了给云家军赚银子,林红袖在春耕之余,所有的时间都要用在烧制玻璃上。


    哦不,这里叫琉璃。


    看过云杳装罐头的琉璃瓶,苏缙已经对琉璃的售卖做了好几种方案。


    没想到苏缙这人,还是个经商奇才。


    比起林红袖闷头就是干的技术型,苏缙才更适合搞商业。


    林红袖已经忙不过来,云杳只能自己牵头造农具了。


    云杳也不知道是哪根筋突然开窍,突然有一天,在空间里看着满仓良种,想着一路上越往南山地越多,不方便农民耕种,她就想到了水车、独轮手推车、耧、坌子、石碾子等改良农具。


    云杳感觉脑子里,好像还有更多先进的农具,只是条件不符合,暂时也就这些吧用人工和耕牛的工具,先改善了南广耕地难的问题。


    再配上云杳提供的亩产千斤四大王牌——红薯、土豆、芋头、玉米。


    除了这几样高产作物的种子,还有适合南方一年种两季的高产良种大米,云杳都已经发下去,然后让林红袖负责开班,把南广各地的农博士都教起来,再一层层下放到各乡镇。


    云家军发种子了、云家军还给发农具、还给派人教种!


    为了试验新品种,知府大人说了,佃农可以自己选拿土地分成,还是帮云家军种粮领报酬。


    南广的百姓,遇灾患虫害,早就已经怕了,听说可以把地里收成只留半成奖励,然后由官府发粮,只要夫妻两口气勤快点,带着一家人把地种好,家里老人孩子都能有口饭吃。


    这么好的事儿,还得是云家军仁义,云家军的姑爷当了知府,才能有这好日子。


    哦,除了云家军,还有大皇子。


    听说大皇子怕百姓吃不饱饭,把他府里准备娶妻的聘礼都变卖了,买了一批粮食到我们南广之地,只要是帮云王种田的佃农,都可以先找大皇子租粮,等收成下来再还。


    我们南广蛮夷之地,也能过上好日子了?杳月郡主真是活菩萨啊。


    听说那些新农具,都是杳月郡主和状元郎夫妇发明的,新良种也是他们从海外淘换回来的。


    大皇子和林红袖姑娘,虽然没杳月郡主和苏状元的才能,但他们都有一颗爱民之心,每日带着人教百姓新良种的培育,新农具的使用。


    那位林姑娘还给各村的棒劳力额外发活,烧窑,干一天结一天工钱,还包三顿饭!


    田里的活,耕地播种的时候,需要男人下力气,之后日常维护的,老人、女人和大一些的孩子,完全可以接手,让家里最能吃的男人,去烧窑干活,既解决了吃饭问题,还能赚点铜板。


    尤其是郡主娘娘发的新农具下来之后,那铁锹、耙子、独轮车那么好用,妇女也能借着工具把农田拾掇好。


    南广山田,每到浇水的时候,都要家里的男人一桶桶挑。


    现在好了,郡主娘娘发明的那个咕噜噜转的水车,把水从河渠里抽出来,流到了自家田埂,再把田埂提前都拾掇成条陇状的,就可以让水自己流,自己浇,一个十岁大的孩子都能把地给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