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苏望舒如此普通却又如此自信
作品:《继兄宠我掌心娇,亲哥红眼悔断肠》 苏令仪这才仿佛脱力般,缓缓站起身。
然而,四下无人时,苏云湛却猛地凑近一步,声音阴冷地说道:“苏令仪,你别得意。舒儿听说女学即将招生,她必须进去。我知道将军府肯定有门路拿到名额。”
“你用这个名额,来换这贱婢的身契,否则,我自有办法让她即便得了自由身,也活不下去!”
苏令仪心中一震,面上却不动声色,只是露出疲惫而怯懦的神色,低声道:“二哥……女学的事,我……我确实听老夫人提过一嘴,说是给了我一个参加入学考的机会,但、但并非直接入学。老夫人也说,考不好,反倒是给家里丢人现眼……我、我本就愚笨,恐怕……”
她故意说得犹豫又自卑,将一个不得重视、自身难保的拖油瓶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。
苏云湛闻言,眼底闪过一抹算计。
原来只是个考试机会?
不过以舒儿的聪慧和……考进去定然不成问题!
重要的是这个资格!
“少废话!”他低斥,“只要你能让舒儿得到这个考试的机会,立夏的事就此作罢!否则……”
“我……我试试……”苏令仪怯怯地应下,仿佛被逼无奈。
这时,得到消息的苏望舒也按捺不住走了出来。
她听到苏云湛的话,立刻扬起下巴,脸上带着重生者特有的优越感和自信,声音清脆却难掩傲慢:“二哥哥,不必为难姐姐。女学入学考而已,我自有把握!凭我的才学,定能堂堂正正考进去!”
苏令仪垂眸,掩去眼底的冷光。果然,苏望舒如此普通却又如此自信,必然是打算利用重生优势,提前准备考题了。
“既如此……”苏令仪抬起头,显得如释重负又有些卑微,“那我回去便恳求老夫人,将我的参考资格让给妹妹……只望二哥信守承诺,不要再为难立夏。”
一场闹剧,看似以苏令仪卑微的妥协和苏家的“宽宏大量”告终。
接下来,苏望舒必然会利用“先知”作弊。
而苏令仪要做的,就是让她作弊作到铁板上!
回到将军府,苏令仪第一时间将立夏安置在今夕阁的厢房,亲自为她清洗上药。
用的是她精心调配的金疮药,药效极佳。
老夫人和温静姝闻讯后,都派人送来了伤药和补品,并未因她当街“丢人”而责备,反而透着一丝默许的关怀,这让她心下稍安。
立夏伤势虽重,但多是皮肉之苦,未伤及根本,加之年轻,好好将养便能恢复。看着她沉沉睡去,苏令仪才松了口气,思绪转到女学入学考之事上。
苏望舒的自信绝非空穴来风。前世这一次女学入学考,试题由当代大儒、太子太傅林承简主持拟定。林老先生德高望重,出的题目却别出心裁,并非死记硬背之学,其中一道策论题“论边贸安定与女工教化之关联”,结合了当时的时事政策,极为新颖,难倒了大批闺秀。苏望舒之所以能脱颖而出,正是因为她“恰好”提前研习过相关方向的书籍,答得切中要害。
而苏令仪恰好知道,林承简老先生,正是大嫂温静姝的恩师。温静姝未出阁时,便以才学闻名,深得林老先生喜爱,即便嫁入将军府,师徒间也时常有书信往来,探讨学问。
一个计划在苏令仪心中缓缓成形,冒险,却值得一试。
她寻了个机会,状似无意地向温静姝请教女学备考之事,言语间充满了对考试的惶恐和不自信。
“大嫂,祖母虽给了机会,可我实在心中没底。听闻往年试题深奥,不知今年会由哪位先生出题?可有方向可循?”她蹙着眉,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。
温静姝柔声安慰她:“别担心,重在参与。今年由我恩师林老先生主理,他出的题目虽不易,却最重才思和见识,并非刁难人。”
苏令仪适时地露出崇拜和好奇的神色:“林老先生?可是那位曾提出‘边贸兴国’之策的林太傅?我……我曾在书上读过一点相关的内容,只觉得深奥无比,若是考到,怕是半个字都答不出来……”
她故意将话题引向边贸,并表现出对此道的无知和畏惧。
温静姝不疑有他,笑着点头:“正是。恩师近年来确实致力于此道的研究。”她见苏令仪实在焦虑,便又多说了几句安慰的话,但恪守分寸,并未透露半分考题信息。
然而,苏令仪要的就是确认出题人以及可能的方向。
接下来几日,苏令仪利用外出给立夏抓药的机会,刻意绕道至京城文人墨客常聚的茶楼书馆附近。
她扮作寻常小户女子,用极其隐晦的方式,花费少许银钱,让几个街头顽童和一位看似不得志、专好打探消息的落拓书生,“无意间”听到并散播出去一条模糊的消息:
“听说了吗?今年女学那道压轴的策论题,好像跟林太傅最近关心的边贸有关……”
“嘘!小声点!好像是论边贸和……和什么教化来着?”
“真的假的?这消息哪来的?”
“谁知道呢,反正有人传……据说花了大力气从太傅府流出来的……”
流言如同长了翅膀,迅速在一定的圈子里隐秘传播开来。这种关于科举、考试题目的流言蜚语从来都不缺市场,尤其涉及女学这等瞩目之事。
苏令仪做得极其小心,几经转手,源头早已模糊不清。
她深知温静姝的品性,这位大嫂看似温婉,实则外柔内刚,且对恩师极为敬重,绝不容许有人玷污恩师清誉,更不会容忍作弊之事。
果然,不过两日,温静姝在与京中手帕交的聚会中,隐约听到了这个令她心惊的流言。她立刻警觉起来,恩师为人刚正,绝无可能泄露考题。那这流言从何而起?若是真的,此次女学考试的公平何在?恩师的声誉何在?
她第一时间修书一封,紧急送往林太傅府上,陈述了街头流言,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。
林承简老先生得知后,勃然大怒。
他一生清誉,岂容小人玷污?
虽不相信考题是从自己府上泄露,但为保万无一失,杜绝所有嫌疑,他当机立断,决定临时更换策论试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