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远山的呼唤

作品:《天山邮驿

    陈墨接过,暖意从掌心传入心底。


    他想说谢谢,却被一句突如其来的话止住了口。


    “你知道为什么这匹马叫‘驼铃’吗?”


    陈墨愣了一下,随即摇头。


    吐尔逊望向窗外,“因为它听得见远方的声音。”


    陈墨怔怔地望着老人的侧脸,又看向角落里的驼铃。


    那匹老马正安静地咀嚼着干草,仿佛什么都没听见。


    但陈墨隐约觉得,这句话背后藏着什么故事,一个关于驼铃、关于前任乡邮员、甚至关于这条马帮邮路的秘密。


    可他没有追问。


    而此刻,他只想在这片星空下,静静地坐一会儿,听听风的声音,听听马蹄踏碎夜露的节奏,感受那份初成默契后的安心。


    因为他知道,从今天起,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走路送信的新手乡邮员。


    他,是马群的耳朵。


    陈墨坐在营地的木椅上,手中搪瓷杯的热气早已散尽。


    他望着窗外星空下的驼铃,心里翻涌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。


    吐尔逊走后,夜风愈发清冷。


    驼铃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抬起头,鼻子轻嗅了两下,又低头继续咀嚼干草。


    “听得见远方的声音……”陈墨喃喃重复着这句话,像是在说给夜听,也像是在对自己确认什么。


    这时,吐尔逊忽然推门进来,手里多了一盏油灯。


    灯光摇曳,映出他脸上的皱纹像山川沟壑般深沉。


    “你还没睡?”他问了一句,语气里没有责备,反而带着点长辈式的关切。


    陈墨摇了摇头:“我……还想再听一遍关于驼铃的故事。”


    吐尔逊沉默片刻,缓缓坐下。


    他的手指摩挲着木桌边缘,仿佛在整理那些尘封的记忆。


    “那年雪灾特别大,马群被冲散了。”他说,“前任乡邮员发现一匹被遗弃的小马驹,冻得快不行了。他背它走了十几公里,用体温焐着它,一路把它带回来。”


    陈墨怔住了,望向角落里的驼铃。


    它正低头吃草,动作缓慢而专注,仿佛对这段往事毫无反应。


    “他救了它,也训练了它。后来才知道,这匹马能听见雪崩前的震动——因为小时候,它亲眼看着自己的族群被埋在雪里。”


    陈墨心头猛地一震。


    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趴在父亲脚边,听他读从新疆寄来的信件。


    那些字句里,藏着一个遥远却温暖的世界。


    正是这些信,让他走出大山的念头生根发芽。


    如今,他和这匹老马,竟有着相似的命运轨迹。


    “所以……你们两个,都是被命运选中的人。”吐尔逊低声说,目光落在陈墨身上,如同看透了他所有未曾言明的心事。


    那一瞬,陈墨只觉得胸口一股热流翻滚,眼眶微酸。


    他轻轻点头:“是的,我会让它跑完最后一程。”


    第二日清晨,天还未亮,陈墨便接到了一个任务:前往最偏远的雪山村落,送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

    那是个常年积雪、与世隔绝的村落,通往那里的路只有两条——一条是主道,坡度缓但路程远;另一条是旧冰川路线,虽近,但极不稳定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冰裂缝。


    出发前,他特意给驼铃系好鞍具,检查了一遍绑带和邮包。


    他摸了摸它的脖子,低声说:“今天,靠你了。”


    驼铃轻轻打了个响鼻,眼神里多了几分灵光。


    两人一马踏上征途。


    起初一切顺利,可当他们行至半山腰时,驼铃忽然停下了脚步。


    陈墨皱眉,环顾四周,只见白雪皑皑,寂静无声。


    可驼铃的耳朵却竖了起来,不断转动,像是在捕捉某种无形的信号。


    它开始不安地刨地,发出低鸣。


    陈墨心头一紧。


    他想起昨夜吐尔逊的话。


    “它听得见远方的声音。”
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决定冒险改道。


    他拉紧缰绳,转向旧冰川路线。


    刚转过去不到十分钟,身后传来一声闷雷般的轰响。


    陈墨回头望去,只见主道方向的山坡突然塌陷,大片雪块夹杂着碎石轰然坠落,尘土飞扬间,整段山路瞬间被掩埋。


    他倒吸一口凉气,手心全是冷汗。


    如果不是驼铃及时预警……


    他不敢往下想。


    回过头,只见驼铃正安静地站在原地,目光平和,仿佛刚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,不过是它日常的一次小提醒。


    陈墨轻轻拍了拍它的脖子,声音微微颤抖:“谢谢你,驼铃。”


    他重新握紧缰绳,策马穿过最后一段陡峭的冰川小道,阳光终于从云层间洒落,映得整片雪原如同银镜。


    驼铃的脚步也轻快了起来。


    风声掠过山脊,带来草原深处牧歌的回响。


    陈墨低头看了眼绑在鞍侧的绿色邮包,里面静静躺着那份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

    他知道这封信将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,甚至可能点燃一个村庄的未来。


    就在这时,村口传来一阵欢呼声。


    十几个孩子飞奔而出,像一群欢快的小鹿,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跳跃的脚印。


    他们穿着厚实的棉衣,脸颊冻得通红,却掩不住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光。


    “陈叔叔!”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第一个冲到近前,仰头喊道。


    陈墨嘴角微扬,翻身下马。


    他的双脚刚落地,孩子们便围了上来,七嘴八舌地问着外面的世界、问他有没有带新书来、还有人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邮包里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信。


    他蹲下身,一一回应,声音温和如春风。


    直到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问:“陈叔……通知书到了吗?”


    “到了。”陈墨笑着点头,从邮包中取出那封用红绸系着的信,郑重地递过去,“阿力克,这是你努力换来的结果。”


    小男孩双手接过,眼中泛起泪光。


    那一刻,周围的孩子们都安静下来,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:知识真的可以走出大山,而陈墨,就是那个把希望送进来的人。


    陈墨站起身,转身望向那匹陪伴他翻越千山万水的老马。


    他轻轻拍了拍驼铃的脖子,低声说道:“谢谢你。”


    驼铃仰头长嘶,清亮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,像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问候。


    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满山野。


    陈墨牵着驼铃缓步登上高岗,俯瞰蜿蜒而来的邮路。


    他望着远方,心中默念:“这不是一个人的旅程,是我们共同的使命。”


    陈墨回到驿站,卸下邮包,轻轻吹熄油灯。


    他躺在床上,思绪久久不能平息。


    明天,还有一条更远的路要走;明天,还有更多的信要送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