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沉默的邮差
作品:《天山邮驿》 马蹄踏碎晨雾,陈墨独自一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乡政府方向进发。
他的身后,是那座刚建起不久的村小,是阿依古丽站在门口目送的身影,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。
而他的肩上,除了邮差的尊严,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“调查令”。
他没有辩解,也没有拒绝。
只是在接过那张盖着州邮政局印章的命令时,目光扫过马建军的面庞,轻轻说了一句:“等我回来。”
马建军是第一次见他,这位州局新派来的干事,脸上还带着机关里惯有的那种居高临下的神情。
他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愤怒或者惶恐的人,但陈墨只是沉默地接过信件,将绿色邮包交到村会计吐尔逊手中,叮嘱他:“下周的课本不能耽误。”
他甚至没有回头。
这一路上,风不大,却有些冷。
陈墨的思绪却像草原上的野马,四处奔腾。
他不是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。
这些年,他送过无数封举报信,也见过太多被权力压下去的真相。
他知道图尔逊的信,只是引子。
真正的风暴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
“你为什么不解释?”马建军终于忍不住开口。
陈墨看了他一眼,没有回答。
“你知不知道,这可能是停职调查的开始?”马建军的语气里带着一点试探,也有一点好奇。
“我知道。”陈墨淡淡地说,“但我更知道,有些事,不是靠嘴说清楚的。”
马建军一时语塞,望着前面那道背影,忽然觉得这个看起来普通的邮差,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。
山路越走越高,云层也越压越低。
陈墨从怀中取出一个老旧的铁皮箱,递给马建军。
“这里面是一些断信的残片,是从图尔逊家的炉灰里翻出来的。我花了三天才拼出几封完整的信。你看看,就知道我说的不是空话。”
马建军接过铁皮箱,打开看了一眼,脸色顿时变了。
那些信件,有的是举报村小资金挪用的,有的是反映牧民补贴不到位的,还有几封是关于乡邮路工程款被克扣的。
而这些信,原本都应该寄到州局的监督部门,却全都断了后续。
“你是说……有人在拦截举报信?”马建军声音压低。
“我只是说,图尔逊不是主谋。”陈墨望着前方,眼神坚定,“他只是个棋子。而我,不想做下一个。”
马建军沉默了许久,没有再说话。
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铁皮箱,仿佛意识到自己卷入的,远不是一场普通的调查。
天色渐暗,两人终于抵达州局。
陈墨被安排在一间临时办公室,等待进一步问询。
“你先休息一下。”马建军放下铁皮箱,转身欲走。
“等等。”陈墨叫住他,“档案室在哪?”
马建军一愣:“你想去档案室?”
“是。”陈墨点头,“如果你们要查我,那我也想查点东西。”
马建军看了他一会儿,没再问,只是轻轻点头。
当夜,陈墨走进尘封已久的档案室。
屋内光线昏暗,空气中弥漫着纸张陈旧的味道。
他翻开一摞摞旧信件,手指在泛黄的纸页间穿梭。
突然,他停住了。
一封被压在箱底的信,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信封上的字迹有些模糊,但依稀可辨:“陈墨收”。
他皱起眉,轻轻打开。
信纸上的字迹歪斜,带着几分仓促与惊慌:
“陈墨同志,如果你看到这封信,请救救我……我在州局档案室,他们不让我寄信……我手上有一份名单,是关于整个伊犁邮路资金流向的秘密……我知道谁在背后操控一切……但我不敢……”
落款人是——图尔逊。
陈墨站在昏暗的档案室里,空气中浮动的灰尘在昏黄灯光下缓缓旋转。
他的手指拂过一摞摞泛黄信件,纸张脆薄,像风一吹就会碎掉。
每一封信,都曾是某个人心头最重的托付,如今却静静躺在这里,仿佛被遗忘。
他低头翻找,动作轻而稳,像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史书。
“他们在查我,那我也得查点东西。”他心里想着,目光扫过一封封信件。
有的是投诉、有的是表扬,还有许多无人认领的残信。
他不急,只是耐心地翻找。
忽然,一封夹在旧报纸中的信封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信封已经泛黄,边角有些破损,但邮戳清晰可见,日期是1997年。
收件人一栏写着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总局”。
他缓缓抽出信纸,展开。
“尊敬的领导:
我是伊犁州昭苏县的一位普通牧民。
我写这封信,并不是为了投诉,也不是为了求助,只是想说一句话——我们的邮差从不丢信。
他叫陈墨,一个背着绿色邮包走遍雪山草原的人。
他来我们这里送信,从没落下过一封。
哪怕大雪封山,他也徒步而来。
有一次,我女儿的录取通知书迟了三天,我以为丢了,可他亲自翻山越岭从另一条路送来了。
我不知道他叫什么,只听别人喊他‘邮差哥’。
但我想让你们知道,有这样一个邮差,把信当命一样护着。
请不要让他丢了信任。
此致
敬礼!
落款:一位哈萨克族牧民,阿不都热合曼。”
陈墨的手指微微颤抖,他缓缓合上信纸,深吸一口气。
屋外风声低沉,仿佛吹过草原的风,也吹进了他心里。
他站起身,将信重新放入信封,轻轻抚平折痕,然后走到档案室的墙边,从桌上拿起一支旧粉笔,在斑驳的墙上写下几个字:
“信,不只是纸,是信任。”
字迹苍劲,如同他这些年走过的山路,不华丽,却坚定。
他回到桌前,继续整理那些旧信。
一封封地翻,一份份地归类。
他不知道这些信最后会去哪里
屋外的脚步声渐渐稀少,夜色深了。
他没有注意到,马建军站在门口,久久未动。
他看到了那句话,也看到了陈墨的背影。
那一刻,他忽然明白,这个沉默的邮差,不是被调查的人,而是守护这条邮路的人。
他转身离开前,低声说了一句:
“你不是一个人在送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