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孤儿

作品:《穿越五零糙汉军官的宠妻日常

    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一张张写满愁容的脸,语气更定了些:


    “该备的年货继续备,该扫的屋子照样扫。把家收拾亮堂,把孩子照看好,肉炖上,饺子包上,等他们平平安安回来,热乎乎端上去,那才叫过年!”


    这话像颗定心丸。


    卢大娘第一个接话:“诗凝说得在理!咱们不能自个儿先乱!该干啥干啥,让那些天杀的看着,咱军属院的娘们,脊梁骨硬着呢!”


    气氛慢慢活络了。


    担心是免不了的,但日子总得往下过。


    嫂子们互相打着气,脸上又有了点笑模样,手上活计没停,蒸馒头、扫尘、写对子……院里的人气儿渐渐又回来了。


    谢诗凝自己更忙。


    除了顾好小家,还特意去了几户男人出任务、孩子又小的嫂子家看看,搭把手。


    她那份沉稳,让大家心里踏实不少。


    闲下来时,她就拿起笔写她的小说。


    笔下的那个女卫生员,好像也正经历着艰难险阻,但始终咬着牙救死扶伤。


    写着写着,谢诗凝自己的心也静了下来,更坚定了。


    她不时望望西边天上,心里默念:晋承,一定平安回来。


    我们等你团圆。


    ---


    西城郊外,一处废弃砖窑厂,空气里混着硝烟和一股子说不出的甜腻味儿。


    场面已经控制住,战士们正押着耷拉脑袋的嫌犯上车。


    霍晋承袖子刮破了一道,脸上沾着灰土,眼睛扫过被救出来的人。


    三十多个孩子和年轻姑娘,大多吓得直哆嗦,被女兵和妇联的人围着安抚。


    可墙角还躺着十来个孩子,一点声都没有——小脸煞白,眼紧闭,怎么推怎么叫都没反应。
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霍晋承眉头拧紧,问旁边的军医。


    军医抹了把汗,脸色不好看:“团长,像是用了猛药,剂量太大了!根本叫不醒,脉搏气脉都弱得很,得赶紧送医院!”


    孩子们以最快速度送进了市里最好的医院。


    可医生们检查完,也都摇头。


    洗胃、挂水、扎针……能用的法子试遍了,那几个孩子还是深度昏迷,生命体征微弱。


    院长亲自过来,语气沉重:“霍团长,这迷药成分不明,药性太烈,孩子身子弱,我们……实在没办法了,现在只能看他们自己能不能熬过去。”


    看着那些像睡着了却可能再也醒不过来的小身子,听着闻讯赶来,哭得快断气的家长,霍晋承觉得心口像被石头压着。


    人是救出来了,难道又要眼睁睁看他们折在医院里?


    猛地,他想起谢诗凝撵针时专注的侧脸,想起她谈起医术眼里有光的样子,想起老旅长怎么从病床上重新站起来。


    一个念头冒出来:说不定,她有办法。


    他没再多犹豫,转身对通讯员下令:“接家属院电话,找我爱人谢诗凝,让她马上带针具来市医院!就说……有紧急情况,要抢救!”


    ---


    谢诗凝接到电话时,正和卢大娘给军爱试新棉袄。


    电话里霍晋承声音又急又沉,是她从来没听过的。


    她一句没多问,只答“好,马上到”,撂下电话就冲进屋里,拿出那个磨得发亮的木针包,又抓了几样常备的药材。


    “大娘,帮我看下家,晋承那边有急事!”她匆匆交代一句,棉袄都顾不上裹严实,就跑了出去。


    卢大娘在后头连声应着,脸上也带了忧色。


    部队派的吉普车已经在院外等着。


    车子开得飞快,直奔市医院。


    谢诗凝紧紧攥着针包,手心冒汗。


    她不知道具体出了什么事,但霍晋承那语气,肯定是连医院都棘手的情况。


    赶到医院,一下车,就见霍晋承站在急诊科门口,身影在寒夜里显得格外挺直,也格外凝重。


    他几步迎上来,言简意赅:“……十来个孩子,迷药过量,医院没辙了。凝凝,你瞧瞧……”


    谢诗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,病房里,小小的身子躺在病床上,旁边是哭肿眼的家人和一脸无奈的医生护士。


    她的心猛地一揪。


    “我看看。”她吸了口气,定定神,快步走进病房。


    没管旁人疑惑的目光,她直接走到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孩床边,伸手搭上他的手腕,又轻轻扒开眼皮看了看。


    脉又沉又细,几乎摸不到。


    瞳孔对光反应很弱。


    确实是邪闭心窍,气血不通的危症。


    “得安静。”谢诗凝抬起头,语气平静却不容商量,“请家属和没事的人都先出去等。晋承,帮我找酒精灯和干净棉花来。”


    霍晋承立刻示意,医护人员虽将信将疑,还是配合着清了场,拿来她要的东西。


    病房里静下来,只剩下昏迷的孩子,谢诗凝,和守在旁边的霍晋承。


    谢诗凝凝神静气,用酒精棉仔细擦过银针。


    她下针又准又稳:先刺人中、涌泉强力开窍,再取百会、神庭安定心神,配上内关、足三里调和气血……细长的银针在她手里,好像活了过来,轻轻捻转,深浅力度恰到好处。


    霍晋承站在一旁,目光紧跟着她的动作。


    他看着自己的媳妇,这会儿不再是那个收到稿费会眼睛发亮,偎着他笑的姑娘,而是个全神贯注,从阎王爷手里抢人的大夫。


    她额角渗出汗珠,眼神专注得像全世界只剩她和眼前的孩子。


    一股说不出的骄傲混着心疼,在他心里翻腾。


    时间一点点过去。


    谢诗凝在最后一个孩子身上起针时,后背衣服都汗湿了,脸色发白。


    这一口气救下来,极耗心神。


    她刚把最后一根针收回,轻轻吐出口气——


    最早扎针的那个小男孩,眼皮忽然动了动,发出一声极轻的哼唧。


    “醒了!娃醒了!”一直守在外面的孩子娘第一个冲进来,扑到床边,眼泪哗地下来了。


    像是开了头,第二个、第三个……孩子们陆续有了动静,有的轻轻咳,有的慢慢睁开了眼,眼神还迷糊着。


    病房里外,顿时被惊喜的哭声笑声淹没了。


    医院的医生护士看着这情景,满脸难以置信,再看向谢诗凝时,眼神里全是惊佩。


    谢诗凝腿一软,差点没站住。


    霍晋承一步跨过去,稳稳扶住她。


    他没说话,只是用结实的胸膛撑着她,大手传来的温度带着无声的赞许和力量。


    “快,给孩子喝点温水,慢着点……”谢诗凝靠在他身上,还没忘虚弱地叮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