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二十七章
作品:《重生荒年之山间生活》 “阿娘,你快来看看这是什么?”慧娘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东西,长得像虫子一样。
全身青绿,脑袋尖尖,身上长着长长的须脚,在笼子里不停地蹦弹着。
赵氏一看,也是吓了一跳。
两个笼子里几乎全是这样的东西,有大有小,最大的比小拇指还长,密密麻麻的,瞧着怪吓人的,她以前在村里从未见过这种虫子。
“阿娘也不认识,不知道它有没有毒,我看还是扔了吧。”
正当慧娘犹豫要不要丢回水里时,正巧看到几只野鸭在水草边觅食,鸭嘴里含着的好象就是这种虫子。
她指着那群野鸭说道:“阿娘,你快看,野鸭吃的好像就是这个。”
赵氏顺着方向望过去,果然看见那群野鸭抢食的东西正是这种长了长须的虫子。
“既然野鸭能吃,那肯定是无毒的,我们带回去问问大姨可好?没准人也可以吃。”慧娘提议道。
“行,那带回去问问。”
两人带着两篓不知名的东西朝着赵阿秀家赶去。
“阿姐,你又捉到小鱼了?”和虎子在洞口玩耍的青河瞧见熟悉的鱼篓,十分激动地问道。
引得虎子一下子围了上来。
慧娘来不及阻止,虎子扯开篓子一看,也被吓了一跳。
“阿姐,咋全是虫子,看着好吓人。”
青河跟过来一看,大笑道:“笨蛋虎子,那不是虫子,是河虾。”
“阿姐,河虾是什么?”被骂了的虎子也不生气,他现在的注意力全在这虫子身上。
“青河,你认识这个东西?”慧娘连忙问道。
“大家都认识呀!这是河虾,芦苇荡里有很多。”青河不解道。
“那人能吃吗?”
青河挠了挠头,想了一会儿说道:“阿姐,我从来没吃过,我不知道也。”
转头慧娘瞧见徐老爹回来了,连忙请教道:“爷爷,这河虾人能吃吗?”
徐老爹上前一瞧,笑到:“咋和你大姨才进山时一样也去捉河虾了。”
接着说道:“人倒是可以吃,不过一般没人会吃这个,太腥了。”
“你们以前也没见过?”
赵氏和慧娘均摇头。
“可能是因为你们那的河太小了,河虾没法生存,山里也只有大河那里的芦苇荡有这河虾,野鸭最是喜欢吃这东西了。”徐老爹慢慢解释道。
“爷爷,那这河虾要怎么吃呀?”慧娘继续问道,她都找不到这河虾能吃的地方在哪。
徐老爹拿起一只河虾,将脑袋和须脚揪掉,将虾尾递给慧娘,“这肉都在虾尾处,煮熟就可以吃了,不过这河虾很小,一般只需将虾脚去掉就行,虾壳和虾头也都可以吃。”
“谢谢爷爷,我这就回家试试。”管它腥不腥,慧娘都决定先煮熟试试看,顶多费些功夫罢了。
徐老爹看着慧娘跃跃欲试的样子,有些担心,他得跟大山说说,打猎还得再多帮着点大年,看看慧娘都急着开始吃河虾了,家里肯定没多少肉了。
慧娘要是知道徐老爹心中的想法,怕是要直呼误会了,现在那怕是草,只要是能吃,她都想弄回家。
“闺女,真要试?”赵氏迟疑道,毕竟村里可没人吃这个。
“阿娘,万一味道不错呢,那家里就又能多一样食物了。”慧娘劝说着。
行吧,赵氏想着也就费点柴火,没了再去山里捡就是了,反正山里的柴加上全村人也捡不完。
既然爷爷说河虾腥味大,那她就按照处理小鱼一样,煮的时候在锅里加些调料,这样煮出来应该能成。
太阳渐渐消失了,耗费一番功夫后,慧娘将所有的河虾都煮好了。
不过目前还没人下手,连最馋嘴的虎子也只是看着,毕竟他们谁也没吃过,都不太敢。
慧娘只好自己先试试,和着虾壳放进嘴里嚼吧。
“好吃吗?阿姐。”虎子目不转睛地盯着,手指蠢蠢欲动。
“还可以,有一点腥,但比鱼肉更嫩更鲜。”
话一落下,虎子就上手。
“好腥呀!”虎子想吐又怕浪费,强忍着吞了下去。
宋大年和赵氏也好奇地尝了一个。
“肉倒是挺嫩的,就是有些腥。”
慧娘猜想用辣椒炒是不是就能盖住腥味了。
于是她往热锅里加了一点点上次大姨给的油,放入干辣椒、花椒、姜葱蒜,再倒入河虾一块翻炒。
这咋还用上油了呢,赵氏心疼地看着。
等炒好后,慧娘先尝了一个,随后惊喜地说道:“阿爹阿娘,你们快尝尝,这次真的不错。”
宋大年和赵氏也用筷子夹了一个尝尝。
“嗯,这味道比上次炒的螃蟹还香。”宋大年说完接着又吃了几口。
肉质细腻紧实,味道又辣又麻,叫人停不下来。
“我也要吃!”虎子听了,立马也要尝尝。
“诶,真的不腥了也!”
看来这炒河虾是成功了。
她干脆将所有的河虾全炒了,给大姨和冬生哥送去,也好叫他们尝尝鲜。
……
第二天一大早,大姨和冬生哥就分别送来了两罐油,这样大大补上了昨晚炒河虾用掉的油。
“好闺女,你是咋想到用辣椒炒河虾的?味道太好了,昨晚你姨父和你大哥二哥最后差点没抢起来。”赵阿秀笑着说道。
慧娘和赵氏也笑了起来。
“想当初我才进山的时候,跟你一样好奇将河虾捉来吃,刚咬一口就吐了,那味道太腥了,没想到原来是做法不对,白白错过了这么久。”
原来大姨年轻时也干过这事呀。
三人沿着进山的路一路上有说有笑的。
今日她没有继续去捉野鸭和捉河虾,而是跟着阿娘一块进山,因为今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还没做。
那就是给红薯地除草,施肥和浇水。
这才是重中之重,要想饱腹,当然还得靠红薯才行,其它的东西只是添头。
现在气温高,浇水浇得勤一些,红薯叶也长的飞快,此时的山坡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。
远远望去竟一时分不清地里劳作的是村民还是穿着衣服的稻草人。
小河沟的水比她前几日见到的又浅了许多,早就没有人在里面捉泥鳅和捡河蚌了,大家合力用石头将下游堵住了,以此来多蓄一些水,尽可能保障红薯苗继续生长,不至于干死。
慧娘祈祷小河沟的水还能坚持到红薯快成熟的时候,这样就算天气再热,好歹到最后还能收获到一些红薯。
干完地里的活,慧娘她们顺着小河沟,往附近的山林里去寻野菜野果了。
万物生长循四时节气,尽管烈日酷暑,仍然有各式各样的植物开花结果,顽强生长。
这不慧娘就看见长在一片杂草中的黄花菜。
橙黄色的花朵随着枝干轻轻晃动着,高低错落,或盛开,或含苞。
可惜她要辣手摧花了,不管是花朵全开的,还是半开的,通通摘进背篓里,只留下还没长大的小花苞,过两天再来摘。
以前往镇上卖黄花菜时,都只摘含苞待放的花苞,这样的黄花菜不管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口感都是最好的,那些咧嘴盛开的黄花是卖不到钱的。
不过自家吃就不用这么讲究了,对她们来说只要能吃就行,哪会在意口感好不好,那都是有钱人家才会讲究的事。
能摘的黄花有限,慧娘很快就摘完了,紧接着往四周随意一看,看到一群鸟雀围着一株不知名的树飞上飞下,叽叽喳喳好不热闹。
慧娘好奇地慢慢走近,鸟雀受惊不甘心地往高处飞去,一下子隐到层层叠叠的树叶之中,只听见一片叽叽喳喳的叫声,寻不到踪影。
她没想要偷袭它们,当然也捉不到,纯粹只是好奇是不是有什么能吃的东西。
凑近了一看,是她从未见过的一种野果。
果子呈紫红色,外皮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,只有指头大小,乌漆漆的一片。
“大姨,这是什么野果?”慧娘朝着大姨问道。
赵阿秀闻声走近一看,“这是捻子,每年七八月山里多的是这种果子,山里的鸟儿最喜欢吃这个。”
“人能吃吗?”
“当然能呀!村里的小孩每年都要进山摘。”赵阿秀摘了一个,剥掉外面的果皮递给慧娘。
慧娘小心接过来放入口中,果肉多汁,甜软可口,难怪受鸟雀喜欢。
“好甜呀,阿娘你也快来尝尝。”
“里面那根白色的芯得吐掉。”赵阿秀提醒道。
“这野果长得不怎么样,没想到味道这么好。”赵氏尝了一个后说道。
“这个一次不能吃多了,吃多了容易后不利,所以村里人大都喜欢摘它来泡酒,只有小孩喜欢吃新鲜的捻子。”赵阿秀解释道。
只要能吃就行,慧娘也不在意什么后不利,反正一次少吃点就没事。
先摘回家晒干再说。
慧娘第一次摘,没经验,用劲大了些,一不小心就将捻子捏破了,爆开的汁液一下将她的手指染成了紫黑色。
前面小心翼翼地摘,慢慢的手速也快了起来,一颗接着一颗,除开被鸟雀啄了的果实,树上完好的成熟果实也摘了大半篓。
每天都能找到不同的食物,这是慧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。
回到家时,天色还尚早,慧娘她们抓紧时间先把黄花菜处理了,不然放到明日就不新鲜了。
和之前一样,只需将黄花焯水后放进冷水里过凉,滤干水分后,再每一朵摊开晾晒。
晒干后的黄花菜可以保存很久,用来炖汤和烧肉,味道会更鲜。
“阿姐,好甜呀!”好吃到虎子眼睛都眯了起来。
“比糖还好吃?”
“都好吃!”虎子纠结了一会儿说道。
“别吃多,吃多了小心肚子痛。”慧娘也不继续逗虎子了,继续和阿娘一块干着手里的活。
留下少许的捻子给阿爹尝一尝,她们便打算将所有的捻子都晒干,到时候不管是用来吃还是泡酒都可以。
不过大姨说这晒捻子要比晒野菜干麻烦许多,需要先蒸再晒,重复三次方可将捻子晒好,这样晒出来的捻子才能用来泡酒。
她和阿娘以前也没做过,当然是按照大姨的方法来弄。
山里,芦苇荡,山里,这整个七月慧娘不停地在山里和芦苇荡之间穿梭着。
不光存下了不少野菜野果,还捉了很多河虾,晒成了虾干。
当然还有野鸭了。
她靠着冬生哥的方法,再加上一些自己总结出的经验教训,沿着芦苇荡不停换着地点设陷阱,这段日子也捉到了十几只野鸭,简直把阿爹惊讶坏了。
毕竟阿爹到现在为止,也只捉到了一只野鸡。